对金龙君等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老龄服务工作的建议》的答复
榆民议字〔2023〕41号
金龙君、徐淼、崔彦超、郭增明、毛荟静、李艳秋、李铁英、王东玉、周明丽、孙民委员:
你们在市第十四届政协第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老龄服务工作的建议》(第51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养老服务问题日益凸显,养老成为社会亟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为此,我们结合榆树市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下步工作措施,全力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
一、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体系发展情况
全市投入运营养老机构90家,其中公办13家、民办77家。其中医养结合养老机构5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2所,农村幸福院74所,设置养老床位5362张,其中公办养老机构1107张,民办养老机构3395张,护理型床位2260张。另外还有1处嵌入式社区养老综合体(正阳街道城东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床位54张)已经投入使用。总体上看,目前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迅速,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充足,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日益完善。
(一)不断加快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研究部署养老服务领域重大改革和重要工作,统筹协调处理养老服务领域中的重大政策问题,有力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各项任务目标落实落地。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建立榆树市养老服务体系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榆树市养老服务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目标任务,推进措施。民政等有关部门单位各司其职、齐抓共管,认真贯彻落实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任务要求,不断完善制度、改进措施,形成推动养老事业全面发展的合力。
(二)加快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多年来,市政府一直把搞好公办养老机构,加强农村社会福利中心建设作为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增进民生福祉的重点工程,纳入幸福榆树建设计划。一是按照《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相关标准,相继建成了弓棚镇社会福利中心和五棵树社会福利中心,两所福利中心集医养、康养、文养于一体,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式健康养老服务。弓棚社会福利中心收住太安、红星、八号等七个乡镇街的155名特困供养老人。五棵树镇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收住五棵树镇、刘家镇的53名特困老人,公办养老机构托底保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二是积极改善供养条件,为13家农村社会福利中心进行了生活区翻新和基础设施改扩建,该项投资300万元,全市公办养老院厨房、餐厅、活动室、卫生间及院内公共活动场所等设施提档升级,使农村社会福利中心的居住环境、供养条件大幅改善。
(三)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建设。通过政策扶持,鼓励社会资源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由社会参与建设的集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北外环福利中心已投入使用,入住率达50%。目前,我市投入运营的民办养老机构86家、提供床位3395张,其中护理型床位2260张,其他养老床位860张,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7.5张。由个人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发展壮大。
(四)加快农村养老服务大院建设。近年来,积极争取省厅专项资金,按照“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总原则,重点以服务农村老年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为导向,利用农村空院空房、老村委、撤并后的学校等闲置资产,因地制宜做好改扩建工作,打造满足老年人吃饭、娱乐、休息等基本要求的农村养老服务大院,现建成农村养老服务大院及农村养老互助站点共74个,覆盖率达到19%,实现农村留守、特困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五)加快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居家养老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意愿和实际选择,市政府积极推进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在城区,12个社区都设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并利用现有资源,配置棋牌室,多功能厅,日托等必需的功能设施,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服务和帮助。投资165万元,建成正阳街道城东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紧急救援、精神慰藉等多样化服务。
(六)全力推进养老服务多元化发展。为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我市努力在引导鼓励养老服务多元化发展上下功夫。积极做好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改为备案制度以后的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主动向市直和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政策咨询和备案服务。一方面加快养老机构融入医养元素,落实《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服务的通知》要求,积极推行“两院一体”模式,督促全市所有养老机构全部按照就近的原则与周边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民政与卫健部门加强协调配合,积极推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发展,形成规模化、连锁化、专业化运营,逐步培养养老服务品牌形象,是养老服务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一)培育发展典型,引导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市福利服务中心管理经验、全新的养老服务运营模式,必将为我市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我市养老服务行业的排头兵。投资140万元,建设城郊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城郊街道中兴社区、培英街道和平社区敬老餐厅已经完成设计,预计年底前完成建设,逐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营。
(二)强化宣传,营造浓厚养老助老氛围。在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广泛宣传政府鼓励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宣传社会孝亲敬老的先进典型,宣传公益社会组织参与助老、敬老的先进事迹,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发动我市公益社会组织积极到养老机构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性助老、敬老活动,引导更多的社会人士参与,让孝亲敬老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社会共识。开展好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鼓励更多的养老、医养机构规范运营、提升服务质量、上档升级,总结推广一批康养、医养服务行业的先进典型,提高养老服务业的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康养、医养事业发展。
养老事业发展事关民生,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大事。我们将坚定自觉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和养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统一到上级党委、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上来,强化责任担当,强化工作创新,全力抓好养老事业各项工作落实,不断推进我市养老服务发展,为老年人提供优雅、舒适、放心的养老场所。
榆树市民政局
2023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