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净月区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净月高新区玉潭镇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100013830433A/2021-03461
分  类: 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 ;  通知
发文机关: 玉潭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19年03月25日
标      题: 关于印发《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玉潭镇2019年森林防火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文字号: 长净玉府〔2019〕10号
发布日期: 2019年03月25日
索引号: 11220100013830433A/2021-03461 分  类: 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 ;  通知
发文机关: 玉潭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19年03月25日
标  题: 关于印发《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玉潭镇2019年森林防火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文字号: 长净玉府〔2019〕10号 发布日期: 2019年03月25日

  关于印发《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区玉潭镇 

  2019年森林防火工作要点》的通知 

    长净玉府〔201910 

   

   

  为全面做好2019年森林防火工作,实现区域确定的无较大森林火灾目标,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根据我镇森林防火工作实际,制定年度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贯彻落实《森林防火条例》、《吉林省森林防火条例》为统领。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坚决守住“无较大森林火灾和无扑火人员伤亡事故”这条底线。依照行政区域行政领导负责制为基础,严格落实责任体系。深入持久开展宣传教育为依托。积极推进森林消防专业伍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森林防火基础保障。不断提高森林火灾预防、扑救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火灾损失。全力助推全镇森林防火科学化、专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进程。 

  二、主要工作目标  

  按照上述工作要求,确定2019年度总体工作目标: 

  ——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1以下; 

  ——森林火灾控制率在1.0公顷/次以下; 

      ——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三、主要工作任务 

  坚决落实领导责任体系、野外用火监管体系、资金保障体系、应急保障体系、依法治火体系、机具装备体系、队伍建设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基础保障体系和联防联控体系,全面提升森林防火能力建设水平,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国70周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结合年度目标,主要工作任务有7项。 

  (一)领导责任体系 

  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明确各方职责。依法依规落实责任体系建设。形成职责明晰、制度健全、运转高效的森林防火体系。 

  1. 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的部门、单位领导负责制和各级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要进一步明晰森林防火工作的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政府主要行政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处的森林防火组织领导机制。森林防火工作继续实行“一票否决制”。  

  2.按照“谁管辖、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的权责划分原则,各村及森林防火责任单位逐级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逐级落实各级林业经营组织和个人的火源管理责任。推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机制,实现火有人管、责有人担,彻底消除死角和盲区。 

  3.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作。各成员单位按照承担的职责,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职责,密切沟通,加强协调配合,切实形成森林防火工作的总体合力。 

  4.完善森林防火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强化各类管护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将人员在岗履职情况纳入目标考核管理,作为兑现年度工资(含奖金)的重要依据。要细化考核措施,开展有效监管,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绩效评估体系。 

  5.加强公文运行管理。要提高公文质量和运转效率,避免出现政令不畅造成的失误或贻误战机。防火期内,要按有关规定要求及时向镇森防办上报森林防火半月报、月报、半年报、年报统计情况。高火险天气、重大节假日按要求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6.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工作的开展,定期开展动态信息发布,重点体现本单位的工作动态,展示本单位的工作成绩及工作亮点,推广森林防火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各单位发布森林防火的信息要同步上报镇森防指挥部办公室。日常防火各类信息未经允许,严禁在网络、微信等媒介发布。 

  (二)野外用火监管体系 

  坚持预防为主,严查火灾隐患,严控野外火源,科学组织生产、生活用火。将野外用火监管关口前移,做到防患未然。突出对重点时段、重点部位和重点人群的监管,切实从源头上遏制森林火灾发生,最大限度的降低森林火灾危害。 

  1.加强野外火源管理。组织开展有效巡护及涉林用火情况普查,熟悉掌握本辖区火源活动规律,有组织、有针对性开展火源管控。督导秸秆及农田剩余物离田、离林区工作,落实林缘秸秆及林下植物禁烧工作;加强对野外烧烤、露营地用火、野外吸烟、不文明祭祀、在建工地等涉林违规用火行为的管控。 

  2.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管辖,各村组织人员开展本辖区防火检查员、巡护员、固定岗值守人员调度工作,及时查漏补缺,采取严防死守措施,确保火源管控到位。 

  3.加强森林防火检查和森林火灾隐患排查。组织经常性的森林防火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发现隐患立即责令限期整改,即刻消除森林火灾隐患。 

  .重点时段部署。在“清明节”、备春耕、“五一”、“国庆节”、秋收等高火险时段,净月潭景区主要路口、重要旅游景点、火灾事故多发区、隐患集中区、监控盲区要增加人力严防严守,严查带火种入山人员,对入山车辆采取设卡堵截、入山人员和车辆登记备案制度。同时要注意交通疏导,保证道路畅通,为应对森林火灾突发情况提供基础保障。 

  .加强对重点部位的监管。各村要加强对军事设施、居民点、文物区、核心景区、人员密集区、坟地集中区、中幼林地、涉林经营单位、蒿草茂盛区域、“驴友”徒步路线等重点部位森林防火工作的监管。在防火宣传、巡护力量安排、设施设备保障、扑火预案部署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 

  6.加强对本辖区特殊人群管控。加强对本区域痴呆傻等特殊人的管控,逐一排查登记,落实监护责任,明确监管责任人,实行动态管理。防止此类人群弄火成灾。 

  7.严格野外用火审批。各村、各单位要按照野外用火管理、审批和组织实施等有关制度,落实用火监督职能,全面规范野外用火行为。 

  8.防火人员在岗期间要配戴袖标、胸卡等明显标识,依据应急预案,对责任区进行巡查、备勤。对火险、火灾等情况做好记录,确保火源监管无疏漏。 

  9.进一步明确森林防火区秸秆禁烧责任,《秸秆露天禁烧协议书》签订率100%。 

  (三)资金保障体系 

  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促进森林防火资金科学、合理、有效使用,进一步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率,资金保障是防火工作的基础。 

  1.做好计划安排。按照有步骤、有计划、保基础、稳提升原则,采取稳中求进的策略,逐年提升森林防火工作预防和扑救能力。做好调研,包装项目,逐步实施。 

  2.拓宽融资渠道。改变现行的政府财政单一投入的现状。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局面,灵活掌握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将基本物资采购、防火宣传教育、道路维护、阻隔带建设、隐患清理等逐级分解落实,稳步推进森林防火工作纵深发展。 

  3.合理使用资金。针对各级资金,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严禁挪用,严禁他用,坚强日常监管,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最大化利用,切实发挥作用。 

  (四)应急保障体系 

  重点加大森林防火资金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森林防火措施,增强森林防火综合保障能力。 

  1.镇、村指挥系统。建立健全镇、村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各村指导所在地涉林单位建立森林防火指挥机构,配备人员。 

  2.网格化建设。按照科学化、准确化建立森林防火管理网格,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模式,形成完备网格。 

  3.加强森防预警体系建设。充分利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动态监控、望台监测、定点部位防守、地面巡护等有效手段,加强火情预测预警。 

  4.确保森林防火通信畅通。推行火灾“零报告”制度,提高核查反馈率。按照“有火必报、报扑同步“的原则,及时逐级报告。 

  5.预案启动。一旦发生火灾,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镇主管领导为现场指挥,依据火场态势及可能出现的情况,迅速确定战术战法。合理调配人员和机具,迅速开展扑救。 

  6.合理调配人员。一旦发生火情,第一时间掌握情况,要就近就地组织扑救。严禁跨区域调动,严禁全员出动造成后续无援的状况。 

  7.加强值守备勤。高森林火险天气、防火期内重要节假日,镇指挥分部要抽调半专业扑火队(含兼职)组成应急保障队伍,预留充足人员24小时在本单位或靠前驻守。 

  8.护林员在防火期内在岗时间要保证要随身(随车)携带扑火服装及必要的扑火工具;镇、林场应急车辆准备扑火服、二号工具、风力灭火机等设备。遇有紧急情况,及时出动。 

  9.各村、各单位要加强对林缘围栏的监管、防护栏、围墙等设施的监管,一旦遇有火情,及时打通消防通道,满足应急处置需要。 

  (五)积极推进依法治火 

  坚决贯彻执行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大力推动依法治火,把森林防火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 

  1.严格执行《森林防火条例》、《吉林省森林防火条例》以及省市政府禁烧秸秆通告等法律法规,对违规用火当事人、责任区监管责任人实施处罚,直至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严肃查处“第一把火“,坚决遏制违规用火,严厉打击报复性纵火。 

  3.要配合森林公安、区检察院、法院对森林火灾案件查处。火灾发生后,要快速介入,迅速查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火灾肇事者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六)机具装备体系 

  针对我镇森林防火基础建设的薄弱环节,合理利用资金,加强装备补充,做好机具日常维护和保养,保证战时好用。 

  1.各村、各单位要依据自身情况,开展镇、林场级物资库和村级物资点建设,合理布局,物资充足,专人管护,定期维护,保证遇有紧急情况及时调拨。 

  2.扑火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要及时补充、维修、保养,对不符合标准的要及时更换。 

  3.防火涉及的各类物资每年至少统计两次,安排专人负责,严格规范管理,实行动态监管机制。 

  4.物资调拨要留有记录。各类防火物资特别是列入固定资产的森林防火物资,序列编号,调拨有记录。 

  5.村级物资储备库。库房相对独立,物资有序存放。进出有调拨单,做好记录登记工作,破损或报废的要及时补充或维修。储备库要设置标识,定期组织查验。 

  6.村级物资库应选择在靠近林缘、靠近易通行路段、靠近群众扑火队员集中地点布设。设置明显标识,紧急情况能及时使用。定期组织检查,开展必要的维修,保证战时好用。 

  (七)队伍建设体系 

  队伍建设是森林防火工作的保障。各村、各单位依据区森林防火应急预案要求,建立作风顽强、纪律严明、灵活机动、保障有力的森林扑火队伍。要加强日常监管,保证人员数量不减少、能力不降低,听从指挥、保障有力。 

  .镇、林场按照开发区应急预案要求,本着适合本地需要建立满足扑救一般森林火灾需求的半专业、群众森林扑火各类队伍。队伍要相对稳定。 

  2. 要加强对队伍的日常监管和有效编程、编组。依据本地需要,落实班组长、驾驶员、机具手,实施细化管理。 

  3.开展必要的培训演练,提升技战术的配合,进一步提升半专业人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配置充足的防火单人装备、通讯装备及必要的防扑火器具。高火险时段要靠前驻守或备勤。 

  4.群众扑火队伍。做好人员配备,将身体素质好、业务能力强、靠近林缘居住、居住地相对稳定的群体纳入群众扑火队,实行动态管理,保证人数不减少,能力不降低。要为群众扑火队配置扑火服装、鞋帽等必要装备,配置2号工具、风力灭火机等机具。培训演练。严禁将老、弱等不符合要求人员纳入群众扑火队伍。 

  (八)宣传教育体系 

  采取有效形式加大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公众森林防火意识、普及森林防火法律法规,掌握基本逃生、避险常识。 

  1.各村、国有林场根据《玉潭镇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充分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本级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方案,明确宣传内容、宣传重点和具体组织实施形式。 

  2.本年度4月、10月为森林防火宣传月,各村、各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村屯、学校、涉林经营单位开展防火宣传,大力营造森林防火声势,形成浓厚工作氛围。全方位普及森林防火法律和防火扑火常识,不断提高公众的森林防火意识。 

  3.各村要做好类宣传物的布设维护工作,有针对性的增加宣传物的数量、扩展宣传内容、拓宽宣传渠道,进一步提高宣传质量,保证宣传效果。 

  (九)基础保障体系 

  1.年度配合区森林公安分局远程望塔、补给望塔建设的协调,保证项目落位并尽早投入使用。 

  2.各村、林场开展区域内防火道路的有效维修、维护,利用有效时机,管控拱地头、占用防火道等行为,打通通向火场“最后一公里”难题。 

  3.各村依据实际需要,可增设防火护栏、设置隔离带、挖掘阻隔沟。 

  4.各村护林员要维护好防火对讲机,保证有效使用。严禁出现随意占频,超额拨打电话现象。 

  (十)联防联治体系 

  有效地保护毗邻地区的森林资源,维护两地团结和社会稳定,必须坚持“自防为主、积极联防、团结互助、保护森林”的联防原则,以生态安全大局为重,切实加强团结协作,互通信息,相互配合,防止小火变成大灾。 

  1.加强巡查。各防火责任单位要加强对本辖区及周边区域的巡查,对发现的隐患及问题相互通报,不得推诿,形成森林防火工作的总体合力。 

  2.积极消灭。针对发生森林火灾,杜绝隔岸观火,要在第一时间开展有效扑救,同步通报情况,避免小火酿成大灾。 

  3.相互学习。在森林防火预防、扑救、宣传等方面的好的经验、做法及有效形式进行交流,全力助推森林防火工作打开局面、破解短板、提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