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2016年建设幸福经开行动计划
2016年建设幸福经开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决策部署,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在重点保障弱势群体基础上,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面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满足多样化的民生需求,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进一步促进增收富民。坚持“一对一”特色服务,着力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优质服务,把未就业大学生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中,对有特殊困难的实行全程就业跟踪服务,由专人负责对其进行“一对一”帮扶。为区内居民提供“一对一”就业推荐服务突破500人次,为区内重点企业免费推荐人才达到2500人次,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进一步明确细化各级劳动保障服务机构职责,实施“网格化”管理,完善日常工作考核评价体系,规范公益性岗位人员增减程序,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规范、高效运作;举办市场招聘会100场(含网络招聘会10场);全年开发就业岗位5500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00人次。引导性培训800人。举办迎接大学毕业生培训活动,为有创业培训需求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提供免费培训。
(二)实施社会救助力度提升计划,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困难群众生活质量。城乡低保覆盖率均达100%,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推行农村低保补差式救助;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切实落实临时救助工作,确保因遭遇意外事件、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得到应急性、过渡性的救助;深入开展“万户特困户结对救助”、“幸福长春圆梦助学”、“慈善暖冬”等救助活动;扩大爱心超市营业规模,在新开河小区48号楼设置面积达到200平米以上的爱心超市,划分免费区、平价区和服务区三个部分,面向辖区内低保户、低保边缘家庭、贫困居民、社区居民等提供服务,方便居民日常生活。
(三)实施残疾人保障体系建设计划,进一步关爱残疾人。提高“三无一靠”成年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城镇户口的由每人每月150元提高到200元,农村户口的由80元提高到120元;全面落实重度残疾人护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开展“复明行动计划”和“人道之光”贫困精神病救助活动;在符合条件的社区建立4个区级残疾人康复体育健身示范点,方便残疾人就地就近参加康复体育健身活动。
(四)实施健康促进计划,进一步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开展“全民健身百日行”系列活动,组织徒步、武术交流大赛、秧歌大赛等;为方便居民日常锻炼身体,在社区、村安装健身器材;关爱在校师生饮水健康和安全,实施中小学直饮水工程, 确保辖区内具备条件的中小学安装直饮水设备;建立以辖区医院疾控机构为主题和基层医疗机构上下联动的医疗综合防治网络;进一步规范肿瘤登记制度,肿瘤登记覆盖全区30%以上人口;开展“两癌”防治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对全区25-59岁妇女免费进行“两癌”(宫颈癌、乳腺癌)筛查。
(五)实施尊老敬老服务计划,进一步促进解决养老问题。建设和升级社区日间照料站,委托社会组织运营,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送餐、康复等服务;发挥“幸福里助老之家”及暖心居家养老服务站的优势,在浦东、昆山、威海、临河、泰山、北海等社区建设完成分站,为老年人进行服务。
(六)实施教育均衡发展计划,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对辖区内中小学校进行全面维修、维护,对九十七中学、威海小学进行体育馆改造,对威海小学、北海小学实施外墙保温工程等;解决区内残疾儿童入学问题,完善特教辅读班的建设,招收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入学,保障其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七)实施公共服务体系促进计划,进一步提升居民幸福感。举办第四届“赛得杯”羽毛球比赛,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全面开展,丰富居民文体活动;加强幸福社区建设,加快推进社区用房建设,力争2016年千米社区比例达到65%;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创新发展社区服务项目,打造“一居一品”的特色化社区,在社区建立文体活动、道德教育、休闲健身阵地,定期组织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实现文化活动常态化;打造“三位一体”社区综合服务平台,以统筹服务职能为原则,以便民服务为宗旨,将计生、医疗、劳动保障等职能部门引入平台,整合现有资源,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最基层、延伸到百姓身边,就近就便为居民服务,解决居民服务最后
一公里
问题;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实现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
(八)实施安居工程计划,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改善人居环境。继续实施回迁楼建设工程,续建金钱回迁楼二期、安龙回迁楼、南区回迁楼二期工程。金钱回迁楼二期工程,完成18栋楼主体建设。安龙回迁楼和南区回迁楼二期工程,完成相应的配套工程;实施“暖房子”工程,对经开七区、经开八区、世纪新居、拖拉机宿舍、化油器宿舍等192栋楼进行暖房子改造;实施“老旧散”小区改造工程,对经开老五区、经开六区、丽江花园小区进行“老旧散”小区综合改造,按照设计和招标要求,分期分批完成相关工作。实施兴隆丽景城、老十八栋、金色家园一期、二期、陶瓷小区等回迁小区改造工程,对墙体、下水入户管等进行维护、维修。整体提升小区形象和管理水平。
(九)实施大气污染治理计划,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淘汰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50台;做好文明祭祀宣传,深入开展春节、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期间的禁烧工作。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加大田间秸秆的收集、打包和清运,开展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进一步改善城区空气质量。
(十)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计划,进一步提升城区形象和品位。围绕2016年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加强对城乡环境卫生薄弱环节的督导整治,深入推进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等内容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实施精品街路提升改造工程,在合肥路(洋浦大街―长吉南线)、自由大路(临河街-洋浦大街)、东环城路(世纪广场-自由大路)等5条街路进行彩化、绿化;全面实行道路清扫保洁精细化标准作业,做好129条街路、4个广场、2座高架桥、5座桥梁、2个停车场、2个匝道口的930.
6
万平方米
面积的日常清扫保洁工作,加强对公交站台、交叉路口、卫生死角的清扫;继续实施城市出入口改造计划,对已完成的长吉南线、长吉北线、长德102、吉林大路、新城大街5条城市出入口道路进行绿化补植;对长吉北线(101公路)进行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全面提升北区人居环境。开展市容综合整治工作,翻建兴隆丙二路、老镇区大市场西侧道路、幸福街等路段;在幸福街、兴隆山大市场西侧道路、兴隆丙三路至幸福街等居民居住密集地路段开展路灯修建工程;打造综保区对外主要出口绿化美化工程,对101省道京哈高速西口至综保区甲一路
1500米
道路进行绿化。完善民生设施,对排水沟渠进行疏通及修葺;新建生活垃圾收集点10处;新建2座水冲公厕。
(十一)实施便民出行计划,进一步增强群众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实施道路改造工程。新建武汉路(自由东路―新开河二路段)(新开河二路―长吉南线段);大修珠海路(世纪大街--洋浦大街段),营口北路(世纪大街东
230米
),石家庄路等9个路段;进行路灯改造工程,在合肥路(新开河四路-自由东路)双侧新建
10米
路灯28根,高杆灯2根;开展“交通秩序大会战”工作,对各类妨碍通行擅自设置的设施和各类占道经营、占道堆放物品进行拆除整改,规范城市动静态交通秩序,提升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交通管理水平,创建有序、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科学有效的整合交通警力,探索以警带协,以协助警的勤务管理模式同现代管理手段的有机结合。加强对锋芒性交通违法行为的从严管理,针对排查出乱点乱段逐步进行整改,降低事故发生几率。
(十二)实施平安经开建设计划,进一步打造富有安全感的生活环境。推进综治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着力形成以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为保障、以三级平台为载体的综治基层基础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主任接待日活动平台,认真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市长公开电话反馈率、办结率、满意率分别达到100%、100%、85%;逐步建立健全城乡社区全面覆盖、单位内外无缝衔接、空中路面科学集成、网上网下高效联动、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集中力量严厉打击入室盗窃、扒窃拎包、盗窃机动车及车内物品等十类犯罪,保障群众安全;进一步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落实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