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长春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市林业和园林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10001382616XG/2024-09520
分  类: 委员提案 ;  议案
发文机关: 长春市林业和园林局
成文日期: 2024年06月18日
标      题: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0号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长林园议字〔2024〕12号
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08日
索引号: 1122010001382616XG/2024-09520 分  类: 委员提案 ;  议案
发文机关: 长春市林业和园林局 成文日期: 2024年06月18日
标  题: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0号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长林园议字〔2024〕12号 发布日期: 2024年07月08日
                              对市政协十四次会议第251号提案的答复

                                                 长林园议字〔2024〕12号


张艳秋委员

  您在政协十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发展绿色林业产业、保障生态安全的建议10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城市林业和园林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委员建议一:做好绿色林业产业发展顶层设计

  根据委员建议,我局开展的工作:明确绿色林业产业发展目标。一是可持续发展:确保林业资源的永续利用,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二是提高产业效益: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优化,提升林业产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三是保护生态环境:强化生态保护意识,减少林业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共同发挥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

  制定中长期战略规划。合理资源评估与利用,对我市的林业资源进行全面评估,明确资源优势和短板,根据资源禀赋,合理规划林业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市九台区推广榛子种植,长势良好,后续应规划特色种植基地,积极拓宽加工、销售市场,发挥资源竞争优势。市场需求分析,深入研究市场需求,了解消费者偏好和行业动态,按需调整林业产品结构,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随着健康生活理念的普及,市场对有机林产品的需求增加,可重点发展有机林业。生态保护策略,设定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确保林业活动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推广环保理念和技术,减少林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如在林业生产中推广使用新型生物农药,减少对环境的化学污染。

  推动林业产业向生态友好型转变。推广绿色防控模式,综合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的全程绿色防控模式。鼓励绿色、有机、低碳林业发展,重点探索和加强林业碳汇能力建设,推动低碳林业发展。

  加强监管与评估。建立监管机制,定期对林业产业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加强对林业生产过程的监管,确保产业发展符合绿色发展要求。开展绩效评估,设定绿色林业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定期对产业发展绩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产业发展策略,确保目标的实现。

  委员建议二: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力度政策支持是推动绿色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根据委员建议,我局开展的工作: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增加资金投入,设立绿色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绿色林业产业的技术研发、项目建设、市场推广等方面。实施税收优惠,对从事绿色林业产业的企业和个人,提供所得税、增值税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提供经济补贴,对使用无公害药剂的林农提供补贴,降低其使用成本。提供贷款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绿色林业产业提供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帮助解决其资金难题。创新金融产品,开发适合绿色林业产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

  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制定绿色林业标准,建立绿色林业产业的标准体系,明确绿色林业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要求。加大监管力度,严格禁止污染、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确保绿色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设立奖励机制,鼓励林农积极采用环保技术和方法,对表现突出的林农给予奖励,如设立“绿色林业示范户”等奖项,颁发证书和奖金。

  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设立监测站点,在重点林区设立监测站点,定期收集和分析绿色林业产业的发展数据,如土壤、水质微量元素测定、林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林木生长与病虫害发生监测等。2023年,为强化食用林产品从生产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全面落实食用林产品270批次样品监测,重点抓好“舌尖上的安全”,避免不合格的食用林产品流入市场,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市场、行业发展。进行产业发展评估,定期对绿色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例如,如果发现某地区病虫害频发,可以及时调整防治策略,提供技术支持。

  委员建议三:科研项目研发和科普宣传教育的能力加强科技创新是推动绿色林业产业发展的关键

  根据委员建议,我局开展的工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鼓励企事业单位与高校、研究机构开展深入合作,着眼于研发和应用链条的关键环节,研究包括生物农药、理化诱杀、天敌利用等绿色防控技术,从而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技术研发能力。近年,长春市园林植物保护站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科研所进行深入合作,就“白僵菌对植物病虫害的生态控制”“智利小植绥螨防治红蜘蛛试验”“病原线虫防治桃红颈天牛幼虫实验”等课题进行科学研究,均不同程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还结合实践工作开展了桃红颈天牛幼虫注药防治药物筛选实验、菟丝子防治药效实验、海棠轮枝病防治药物筛选实验、桑白盾蚧防治药物筛选实验、柳蝙蛾综合防治实验、吡虫啉药效实验、石硫合剂药效实验、螺虫乙酯药效实验等,推动科研结果转化为生产力,为绿色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寻求了新的突破口。

  加强环保理念和专业知识的科普宣传。在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林间,指导科学安全用药,并定期开展培训,逐步将科普宣传工作灵活化、常态化,提高林业工作者、经营者的科学能力素质和环境保护意识,确保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实效。近年,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借助央视网、吉林守望都市、长春城市速递、长春交通之声、掌上吉林、城市晚报媒体,进行结合时事热点,突出原创内容的,线上科普宣传;通过编印发放《美国白蛾防治手册》《日本松干蚧防治手册》《长春园林植保》《豚草治理科普手册》等纸媒,制作发放文创用品,进行实时互动,实践所需的线下科普宣传;通过向公众开放科普展览馆,举办集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宣传活动等,成效显著,深受好评。

  同时,建立反馈渠道,鼓励林业工作者、经营者就相关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提供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便能够有效解决问题和改进措施,从而提升林业工作者、经营者对无公害药剂的产品信任度和使用积极性。

  委员建议四: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方法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的制剂

  根据委员建议,我局开展的工作: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新型生物农药具有来源广泛、安全环保、可持续等优点,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创新理念,更新技术,在新型生物农药研制、筛选、应用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并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生产力。目前,已有一些可代替传统化学农药进行防治的措施,例如:采取新型生物农药虫菊·苦参碱进行飞机喷雾,防治刺蛾、毒蛾等;采取人工采集卵块防治舞毒蛾,采取人工捕捉成虫防治栗山天牛等;采取黑光灯诱杀成虫防治微红梢斑螟等;采取保护、繁育、释放天敌的手段进行防治,如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青杨虎天牛、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利用异色瓢虫防治日本松干蚧、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等生物等。经过多年推广和应用,较好地实现了绿色防控的目的。

  考虑到林业病虫害具有易传播性、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时,为了能够保障林业产业健康发展,全面实现统防统治,避免发生灾害损失,建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调配杀虫灯、诱捕器、粘虫胶、捕食螨、周氏啮小蜂等多种防治物资,适当叠加人工+生物、物理+生物、人工+物理等多种防治方法,并对应不同的防治方法着手抓好最佳防治时期,以确保防治工作科学、合理,防治效果及时、高效,维护好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好“绿色家底”。

  以下是长春市科学技术局协办内容:

  长春市林业资源丰富,林业经济基础雄厚,全市森林蓄积2149.5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7.6%(含公主岭);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1.12%;全市共建成各类林业产业基地6个,累计栽植经济果林2500公顷。但如您所讲: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林地用药不当、农药残留等负面效应日益突显,严重影响产业发展,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民健康。

  为贯彻落实好省、市相关要求,市科技局站在突出生态优先、加快建设生态强市的高度,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谋划实施一批绿色低碳领域重大科研专项,聚焦节能环保、生态农业等领域,布局一批前瞻性、引领技术攻关项目,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林业产业品种选育关键技术攻关。通过实施科技创新攻关项目,市局瞄准我市林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有效破解制约林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开发出一批具有引领产业发展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

  目前,我局立项支持了吉林农业大学与吉林绿之洁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寒地优质花木品种(系)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与长春国信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林下软枣猕猴桃优质品种选育及高效利用技术》等4项关键技术攻关专项,共投入科研经费200万元,引导企业投入科技经费200万元。通过实施上述项目,对增加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调整农业种植产业结构,促进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二是加大生物农药检测、脱除等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投入。局立项支持了吉林大学与吉林省茂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智能化农产品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吉林省百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月见草油茴香值的降低及农残脱除关键工艺集成研究》等2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共投入科研经费100万元,引导企业投入科技经费100万元。上述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可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减少环境和农产品造成的经济损失,为应对环境和食品安全相关的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提供及时、可靠的技术支持,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结合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持续加大林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农业领域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实施力度,积极配合林业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不断提升林业生产、开发、保护与利用工作的科技支撑能力。

  以下是长春市农业农村局协办内容:

  市农业农村局作为农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主体,一直严格依法履行农药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职责。2023年,检查农药市场 69个次,检查农药产品3783个,抽查农药样品 10个,处理农药违法案件 3 个;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千人批次”定量检测,抽检样品7694个,合格率99%。2024年我局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法律宣传。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配套规章,提高林农的法律意识。

  二是依法履行农药监督管理职责。加强对林业、园林用药全程监管,特别是加强对林业用药使用监管,对违反国家有关农药安全、合理使用的规定,不按农药标签标注的适用作物、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等内容使用药的违规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三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适当扩大与林产品相关联的农产品检测比例,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追踪农残超标线索,严厉打击。

                                                                                      

                                                                                            长春市林业和园林局

                                                                               202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