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长春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市农业农村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100013826151Q/2025-02236
分  类: 综合政务(其他) ;  其他
发文机关: 长春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5年03月14日
标      题: 关于发布2025年长春市农业主推实用技术、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的通知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14日
索引号: 11220100013826151Q/2025-02236 分  类: 综合政务(其他) ;  其他
发文机关: 长春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5年03月14日
标  题: 关于发布2025年长春市农业主推实用技术、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的通知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14日

各县(市)区、开发区农业农村局、长春新区农林水务局、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社会事业局、局属科研推广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以及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农业生产实际,市农业农村局筛选出适合我市推广的先进农业技术45项、农作物主导品种56个,作为2025年长春市农业主推实用技术和长春市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现予以推介发布,技术要点随后下发。请各地及有关单位结合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做好技术、品种的使用指导培训工作,在抓好试点示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农业适用技术、优良品种推广覆盖面。

 

附:1、2025年长春市农业主推实用技术名录

2、2025年长春市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指导意见

 

长春市农业农村局

                           2025214日

初审:刘丽  复审:陈晓超  终审:孔翔

 

1:

2025年长春市农业主推实用技术名录

 

农业主推实用技术共计六类45项。

一、主要作物耕作技术(共10项)

1、玉米保护性耕作秸秆覆盖还田条耕种植技术

2、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地力保育技术

3、玉米宽窄行秸秆覆盖还田少(免)耕种植技术

4、玉米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

5、特色作物全生物降解地膜绿色增产技术

6、鲜食玉米抗旱保墒栽培技术

7、水稻苗期防冷害壮秧培育技术

8、水稻氮肥后移增产栽培技术

9、高油大豆提质增效栽培技术

10、玉米生物育种产业化示范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二、黑土地保护技术(共8项)

11、黑土地保护“长春模式”

12、微生物菌肥高效施用技术

13、种养循环黑土地保育绿色生产技术

14、秸秆畜禽粪污覆膜好氧堆肥技术

15、畜禽粪便与秸秆生物腐熟堆沤技术

16、水稻秸秆秋搅浆还田技术

17、盐碱地综合改良技术

18、加厚高强度地膜覆应用技术

三、化肥农药减量技术(共7项)

19、玉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

20、玉米水稻氮磷钾科学配比施用技术

21、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

22、米豆轮作条件下大豆控肥增效高产栽培技术

23、长春地区玉米秸秆深翻还田减肥增效栽培技术

24、水稻“两减一节”高效栽培技术

25、不同土壤条件下的大配方施肥技术

四、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共6项)

26、玉米重大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27、水稻重大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28、大豆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

29、载白僵菌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技术

30、植保无人机航化作业技术

31、番茄潜叶蛾绿色防控技术

五、水产养殖技术(共3项)

32、稻渔综合种养技术

33、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

34、稻蟹共生控药增效技术

六、经济作物种植技术(共11项)

35、棚室春茬黄瓜和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36、棚室蔬菜土壤修复及连作障碍克服技术

37、棚室蔬菜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38、棚室叶菜多茬次高产栽培技术

39、花生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40、香瓜可降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41、毛葱套种大豆机械化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42、西甜瓜克服连作障碍关键技术

43、辣椒绿色轻简栽培技术

44、秋白菜复种关键栽培技术

45、激光辐照果蔬增产提质技术

 

 

 

 

 

 

 

 

 

 

 

2

2025年长春市主要农作物

品种指导意见

 

2024年,根据各县(市、区)主要农作物品种田间综合表现,经专家评审,优选出适合不同区域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列为2025年长春地区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现公布如下:

一、农作物主品种名录

农作物主导品种合计56个(玉米品种32个、水稻品种14个、大豆品种10个)。

(一)玉米

天育108、优迪919、先玉1483、富民985、美亚81、泽尔沣515、Z658、吉农大333、兴辉908、恒育1号。

瑞普909、泽玉8911、吉品920、翔玉998、天农九、天育819、天育918、吉农大889、吉农大585、吉农玉719、农华803、金博士825、欧亚91、金苑玉318、郑原玉333、东单1331、鑫丰盛9909、乐盈635、吉单63、润民789、吉农糯111、绿糯619。

(二)水稻

吉粳830、通禾885、吉农大715、吉大156。

吉粳816、通禾829、东稻812、九稻231、长粳529、中科发五、通禾8501、吉农大667、吉大188、五优稻4号

(三)大豆

吉育303、吉农50、吉育414、长农39、长农301。

吉大A36、吉农40、吉农139、长密豆30、吉育554。

二、相关要求

1、因地制宜选择品种。各地要参照本文件,根据本地区位、土壤、气象条件及农民意愿,提出本区域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使用指导意见。品种的选择要符合当地的生产条件和耕作制度,要与当地的光、热、水、肥、土壤等自然生态环境匹配,实现区域条件与品种特性的最佳配置,避免盲目引种。

2、注意品种使用安全。一要选择生育期合适的品种,不能越区种植,不能盲目求晚、求高产,否则不能正常成熟,造成减产。二要选择抗病、抗逆性好的品种,抵御重大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的发生。三要注意品种搭配,避免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造成病虫害或倒伏大面积发生。四要选择通过审定的品种,慎重购买同一适宜生态区引种备案品种,不能盲目求新选择未审定的品种,否则存在较大风险。各地要加强对种子市场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制售假劣种子、未审先推、虚假宣传、无证经营、侵权假冒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3、做到良种良法配套。良种良法配套是创造粮食高产的重要途径,要完整把握品种的特征特性,采用不同的耕作、栽培等技术措施,挖掘品种的最大增产潜力。要注意为机械化作业、玉米保护性耕作、水稻钵育苗机插栽培等农业新技术、新方法提供适合品种。

4、做好宣传培训工作。各县(市、区)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做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宣传工作,并通过农民技术培训,把主导品种及使用指导意见宣传给农民,引导农民理性、科学选择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