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榆树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榆树市农业农村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1827307839327/2025-07432
分  类: 其他 ;  其他
发文机关: 榆树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5年05月15日
标      题: 关于印发《榆树市2025年农业高质量发展 专项资金(农业生产防灾减灾) 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30日
索引号: 112201827307839327/2025-07432 分  类: 其他 ;  其他
发文机关: 榆树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5年05月15日
标  题: 关于印发《榆树市2025年农业高质量发展 专项资金(农业生产防灾减灾) 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30日
 关于印发《榆树市2025年农业高质量发展

专项资金(农业生产防灾减灾)

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市区街道办事处:

    根据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发2025年农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农业生产防灾减灾)项目实施方案(指南)的通知》和吉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5年农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省级农业部分)的通知》吉财农指〔2025〕132号文件要求,为支持我市推广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绿色生产技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样品采集测试,开展农业灾害预警监测及减灾增产技术集成。特制定如下方案,请认真抓好落实。

    附件1:榆树市2025年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调查监测与预报项目实施方案

附件2:榆树市2025年大豆食心虫生物防治项目实施方案

    附件3:榆树市2025年示范推广生物防治水稻二化螟项目实施方案

附件4:榆树市2025年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监测项目实施方案

    附件5:榆树市2025年水稻病虫害飞防作业试验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附件6:榆树市2025年土壤墒情监测项目实施方案

    附件7:榆树市2025年测土配方施肥土壤采集测试项目实施方案

附件8:榆树市2025年农作物丰欠定位观测项目实施方案

 

 

 

                    榆树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5月15日

 

 

 

 

 

 

 

 

 

附件1

榆树市2025年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

调查监测与预报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发2025年农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农业生产防灾减灾)项目实施方案(指南)的通知》和吉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5年农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省级农业部分)的通知》吉财农指〔2025〕132号文件要求,在我市继续实施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调查监测与预报项目,为做好此项工作,特制定实施方案。

一、实施条件

    一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规定,组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为农业主管部门组织防治提供决策依据;二是依托历年已经建设的监测区域站、病虫测报观测圃,完成全市病虫害日常监测、定点调查、大田普查等监测任务,积累基础数据,发挥监测作用;三是根据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发生情况及相关气象条件,在关键农时季节和作物生长关键期,组织专家开展虫情会商,提出生产对策措施,为农民防治病虫害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

二、补助对象

负责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的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三、补助标准

    项目资金14万元,根据榆树市历年病虫监测站建设、辖区内病虫害调查监测情况及重大病虫害监测设备布防任务分配。项目资金用于在辖区内建立病虫害观测圃,开展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调查监测工作,统计上报数据,维护及管理病虫害区域监测站运行,包括监测点及观测圃地租、监测及虫情上报设备购置、电路及网络维修维护、设备管护、作业补助、更换虫情测报灯灯管等,其中:害虫专用性诱捕器及配套诱芯参考标准不超过50元/个。具体价格以实际采购发生价格为准,但不得超出参考标准。

四、实施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布点。要按照任务清单要求,统筹资金,统一组织,把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压实工作责任,认真完成项目启动、项目实施、项目检查、资金使用等相关工作。要全面考虑辖区内农作物种植情况和监测基础情况,精心组织开展重大病虫害监测预防,加密布设重大虫害监测点,购置重大虫害监测设备,确保满足监测工作需要,为行政部门提供指导依据,保障粮食安全生产。

    二是抓紧采购布设,分区分级监控。提前研讨购置重大虫害监测设备,资金下达后,要立即启动设备采购流程。尽快安装调试到位,确保设备在项目实施方案下达后1个月内完成正常启动使用,以及时监测虫情发生动态。榆树市388个自然村,每村布设6个专用性诱捕器,加密布设监测设备,2台虫情测报灯设置在弓棚镇和大坡镇,在5月20日到9月5日期间开展重大害虫监测。

    三是建立病虫害观测圃。要按照《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管理办法》(农业农村部令2021年第6号)的要求,结合当地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历史情况,在固定地点建立农作物病虫害观测圃,玉米、水稻两种主要作物的病虫害观测圃均不小于1亩,监测时以固定观测圃为基础开展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系统调查,准确掌握田间病虫害发生实际情况。

    四是维护监测网点。要尽快对辖区内所有病虫害监测设备进行田间安装、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正常使用。包括历年建成监测点中的测报设备,以及往年采购的重大虫害监测布防设备,都必须要安装到田间,进行全面检修,维护电路及更换损坏部件,灯管使用超过一年以上的更换新灯管,确保测报灯等设备正常启动使用。

    五是严格调查监测和发布预报。要安排专职人员按照病虫害调查规范调查辖区内病虫害发生情况,制定工作日历,完善工作流程,及时完成调查任务。作物生长季节坚持开展定点调查,在病虫害发生关键期,要增派监测人员、植保农技人员,全面开展病虫普查,准确掌握辖区内重大病虫发生发展动态。要严格执行病虫情报送制度,及时将调查数据填报到国家植保植检信息管理系统和吉林省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控与预警系统中,避免迟报漏报现象发生。组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预报,对辖区内农民进行预警及技术服务。

    六是及时总结上报。要根据农业生产进度,及早实施该项目,确保在关键生产季节病虫监测点正常运行,病虫调查监测及数据填报工作正常开展,项目总结于项目实施结束后30日内上报。

五、监管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保障。为保障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调查监测与预报工作顺利开展,成立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监测与预报项目领导工作组和技术指导组。

领导工作组

 长:闫    榆树市副市长

副组长:王占利  榆树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榆树市财政局副局长

郎晓峰  榆树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员:刘利民  榆树市财政局农业科科长

      郑大军  榆树市农业农村局农业农机科科长

      杨洪涛  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各乡镇(街)农业主管副镇长

技术指导组

 长:杨洪涛  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副组长:刘德明  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

      员:榆树市农业推广服务中心全体技术人员及各乡(镇、街)综合服务中心农业服务科技术人员

    二是严管资金,做到专款专用。根据项目相关资金管理办法,严格管理项目资金,确保项目资金的合法合理使用,实现项目资金的有效监管,做到专款专用,杜绝挤占挪用资金等行为。

    三是加强督导,检查指导到位。组织好项目检查验收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意见,督促改进,保证项目圆满完成。

 

 

附件2

榆树市2025年大豆食心虫生物防治

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关于下发2025年农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农业生产防灾减灾)项目实施方案(指南)的通知》和吉林省财政厅 《关于下达2025年农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省级农业部分)的通知》吉财农指〔2025〕132号文件要求,2025年继续在我市大豆主产区开展大豆食心虫生物防治示范推广工作,为了切实做好此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绩效目标

    示范推广大豆食心虫生物防治绿色生产技术,落实面积3.8万亩,田间平均防效65%以上。

二、项目内容

1、实施条件:为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化学农药减量控害,继续在大豆主产区开展大豆食心虫生物防治示范推广工作。

2、实施地点、面积:项目落实在大豆主产区2个乡(镇),示范推广面积3.8万亩,其中恩育乡1万亩,八号镇2.8万亩。

3、补助对象:主要支持大豆种植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或大豆食心虫重发区。

4、补助标准:具体价格以实际招标采购发生价格为准,但不得超出参考标准的10%。参考标准为18元/亩,主要用于采购赤眼蜂产品、质量检测、监测调查、测产验收、专业化防治作业补助、防护用品等费用补助(以实际发生为准)。

三、实施要求

    一是监测发育进度。利用大豆食心虫测报技术掌握食心虫生长发育进度。在放蜂区大豆田设置大豆食心虫性诱剂进行虫情监测,在大豆食心虫羽化初期,开始首次放蜂。

    二是确保产品质量。每亩6个放蜂器,共3万头赤眼蜂。每个放蜂器中含螟黄赤眼蜂或黏虫赤眼蜂0.5万头。要采购曾由县级以上植保机构在吉林省内开展过防治大豆食心虫试验示范,且田间平均防效达到 65%以上的赤眼蜂产品,严禁使用不合格或未经试验示范的产品。

    三是规范防控技术。释放时间:8月初进行赤眼蜂第一次投放。释放次数和释放量:每亩释放赤眼蜂2次,间隔7天释放一次,每次释放1.5万头。释放点设置:每亩每次投放3个放蜂器,平均分布于田中。

    四是做好数据调查。为做好项目验收工作,项目实施区域,要在上风头地块留出大豆种植品种、生长环境、栽培措施相同的空白田块作为调查的对照田块。在大豆收获前,调查大豆被害情况,计算田间防治效果并进行测产验收。

四、资金使用情况

    项目资金69万元,其中采购赤眼蜂产品资金68万元;质量检测、监测调查、测产验收、专业化防治作业补助、防护用品等费用补助资金1万元。切实加强资金的管理与监督,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或挪作他用。

五、物资采购

大豆食心虫生物防治所需物资由政府采购办统一公开招标采购。

六、监管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组织成立领导小组和技术领导小组,明确联系人,严格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制,实行专人负责制,定期上报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1、榆树市大豆食心虫生物防治领导小组

 长:闫     榆树市副市长

副组长:王占利   榆树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榆树市财政局副局长

郎晓峰   榆树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员:刘利民   榆树市财政局农业科科长

       郑大军   榆树市农业农村局农业农机科科长

       杨洪涛   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各乡(镇)农业主管领导

2、榆树市大豆食心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导小组

 长:杨洪涛  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副组长:刘德明  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

 员:榆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全体技术人员及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农业服务科技术人员

    二是做好检查和测产验收。对技术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完成田间防效调查和测产验收等工作,确保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是认真总结经验。要按照省里的统一要求,在做好田间防治效果调查和测产验收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本年度实施情况的工作总结,重点是总结经验,查找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解决办法等,并形成文字材料,项目总结于项目实施结束后30日内上报。

 

 

 

 

 

 

 

 

 

 

 

 

 

 

 

 

附件3

榆树市2025年示范推广生物防治

水稻二化螟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关于下发2025年农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农业生产防灾减灾)项目实施方案(指南)的通知》和吉林省财政厅 《关于下达2025年农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省级农业部分)的通知》吉财农指〔2025〕132号文件要求,2025年继续在我市水稻主产区开展生物防治水稻二化螟示范推广工作,为了切实做好此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绩效目标

示范推广生物防治水稻二化螟绿色生产技术,落实面积38.3万亩,田间平均防效65%以上。

二、项目内容

1、实施条件:为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药减量控害,按照省农业农村厅统一部署,继续在我市水稻主产区开展生物防治水稻二化螟示范推广工作。

2、实施地点、面积:项目落实在水稻主产区17个乡(镇、街),示范推广面积38.3万亩,其中育民乡5000亩、红星乡5000亩、秀水镇45000亩、大坡镇30000亩、保寿镇32000亩,黑林镇15300亩、土桥镇12000亩、新立镇14000亩、大岭镇46700亩、新庄镇28000亩、于家镇40000亩、泗河镇20000亩、青山乡60000亩、延和乡5000亩、城发乡14000亩、环城乡5000亩、培英街道6000亩。

3、补助对象:主要支持绿色或有机稻米种植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或二化螟重发区。

4、补助标准:具体价格以实际招标采购发生价格为准,但不得超出参考标准的10%。参考标准为18元/亩,主要用于采购赤眼蜂产品、质量检测、监测调查、测产验收、专业化防治作业补助、防护用品等费用补助(以实际发生为准)。

三、实施要求

一是监测发育进度。利用水稻二化螟测报技术掌握二化螟生长发育进度,5月中下旬在放蜂区水稻田设置水稻二化螟性诱剂进行虫情监测,准确掌握水稻二化螟羽化进度,结合历年越冬代二化螟羽化高峰期,确定首次放蜂时间。

二是确保产品质量。优质蜂卡是保证防治效果的先决条件,主要采用“三统一”的方法,即:统一采购、统一检质、统一发放,所用混合赤眼蜂每亩6个放蜂器,共3万头,每个放蜂器中含有稻螟赤眼蜂0.1万头,螟黄赤眼蜂0.15万头,松毛虫赤眼蜂0.25万头。要采购曾由县级以上植保机构在吉林省内开展过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示范,且田间平均防效达到65%以上的赤眼蜂产品,严禁使用不合格或未经试验示范的产品。

三是规范防控技术。释放时间:根据二化螟剖秆调查化蛹进度,结合性诱捕器监测数据,确定首次放蜂时间。释放次数和释放量:每亩释放3次,间隔5天释放1次。每亩共释放稻螟赤眼蜂 0.6万头,螟黄赤眼蜂0.9万头,松毛虫赤眼蜂1.5万头。释放点设置:每亩每次投放2个放蜂器,平均分布于田中。

四是做好数据调查。做好项目验收工作,在项目实施区域上风头地块留出水稻种植品种、生长环境、栽培措施相同的空白田块作为调查的对照田块,在9月下旬水稻收获前,剖杆调查水稻植株被害情况,计算田间防治效果;采用理论测产法,进行测产验收。

四、资金使用情况

项目资金689万元,其中采购混合赤眼蜂产品资金684万元;质量检测、监测调查、测产验收、防护用品等费用补助资金5万元。切实加强资金的管理与监督,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或挪作他用。

五、物资采购

生物防治水稻二化螟所需混合赤眼蜂由政府采购办公开招标采购。

六、监管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为保证防螟工作的顺利实施,成立混合赤眼蜂生物防治水稻二化螟领导小组和技术领导小组,明确联系人,严格落实防螟工作责任制,实行专人负责制,定期上报项目实施情况。

1、 榆树市生物防治水稻二化螟领导小组

 长:闫    榆树市副市长

副组长:王占利  榆树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榆树市财政局副局长

郎晓峰  榆树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员:刘利民  榆树市财政局农业科科长

郑大军  榆树市农业农村局农业农机科科长

杨洪涛  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各乡(镇、街)农业主管领导

2、榆树市生物防治水稻二化螟技术领导小组

 长:杨洪涛  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副组长:刘德明  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

 员:榆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全体技术人员及各乡(镇、街)综合服务中心农业服务科技术人员。

二是做好检查和测产验收。项目主管单位对技术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田间防效调查和测产验收等工作,确保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是认真总结经验。在组织做好田间防治效果调查和测产验收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本年度工作实施情况总结,重点总结经验,查出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形成文字材料,项目总结于项目实施结束后30日内上报。

 

 

 

 

 

 

附件4

榆树市2025年重大植物疫情

阻截带监测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发2025年农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农业生产防灾减灾)项目实施方案(指南)的通知》和吉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5年农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省级农业部分)的通知》吉财农指〔2025〕132号文件要求,2025年继续在我市开展农业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监测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为基础,紧紧围绕全市农业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重大农业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为支撑,以提高疫情监测防控水平为重点,以综合生态防控技术为手段,全面提升应对突发疫情的应急能力和重大疫情阻截防控能力,促进我市农业植物检疫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实施内容

1、实施条件:以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监测网络为依托,重点对稻水象甲、苹果蠹蛾等20余种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开展动态及定点监测,及时掌握我市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情况,为有效防控疫情和快速起动疫情应急处置提供有力支持,保护农业生产安全,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2、补助对象: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3、补助标准:在日常动态监测基础上,开展6种(稻水象甲、马铃薯金线虫、黄瓜黑星病菌、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番茄溃疡病菌、玉米褪绿斑驳病毒)重点检疫性有害生物定点监测的,补助资金3万元。项目资金用于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监测任务,重点用于购置监测设备、监测用品、检测用品、防护用品、设备维护、临时用工、作业补助等与项目相关的支出。

三、任务目标及工作重点

(一)任务目标

全面阻截高风险农业植物疫情的侵入,努力延缓已发生的疫情扩散蔓延速度,有效控制和降低局部发生的疫情危害损失,继续抓好稻水象甲疫情综合生态防控示范区建设。

(二)工作重点

1、根据本辖区农作物种植特点和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在疫情临界区或高风险区域进行定点监测。按照吉林省植物检疫站任务要求,从《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和吉林省补有害生物名单当中选择进行重点定点监测。今年监测的重点有害生物稻水象甲在于家镇监测,大豆疫霉病菌在黑林镇监测,马铃薯金线虫、黄瓜黑星病菌、黄瓜绿斑驳花叶病菌、番茄溃疡病在太安乡监测,玉米圆斑病菌、玉米干腐病菌、玉米褪绿斑驳病菌在青山乡监测。

2、突出重点区域,持续开展植物疫情监测。要坚持日常疫情监测与定点监测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相结合,持续推进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监测有效开展。要突出对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疫情临界区、疫情高风险区域、贸易集散地等区域的疫情监测。

3、保障措施到位,确保监测及时开展。要确保监测任务布置及早到位、阻截带监测人员到位、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检测手段及早到位,并确保各项监测工作科学规范实施,准确掌握疫情发生动态,为疫情防控和新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奠定基础。

4、加强日常监测管理,完善监测制度和档案管理。要完善监测制度,包括监测计划、调查方案和疫情上报制度等。建立监测档案,保存好原始数据资料备查,包括监测记录、田间监测照片、监测器具及设备照片等。

5、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及时上报疫情数据。要安排植物检疫人员负责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信息的汇总和上报工作,按照《农业植物疫情报告与发布管理办法》的要求,准确报告疫情发生情况。疫情数据信息通过《全国植物检疫信息化管理系统》上报,每月填报疫情月报表,年底填报疫情年报表,发现新突发疫情直接报告省植物检疫站。

四、主要监管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疫情监测防控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的原则,成立市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疫情监测防控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全面负责疫情阻截带监测防控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多方支持,形成合力,提升疫情监测阻截防控整体能力。

领导小组:

长: 王占利  榆树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副组长:高    榆树市财政局副局长

郎晓峰  榆树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员:刘利民  榆树市财政局农业科科长

郑大军  榆树市农业农村局农业农机科科长

杨洪涛  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刘德明  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

技术指导小组:

 任:杨洪涛  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副主任:刘德明  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

 员: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植保科技术人员及监测点负责人

四个监测点负责人:

于家镇:孟   于家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科长(国家级监测点)

黑林镇:崔立波  黑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科长(省级监测点)

青山乡:王立民  青山乡农业服务综合中心科长(省级监测点)

太安乡:杨国红  太安乡农业服务综合中心科长(省级监测点)

2、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完成项目工作。市农业农村局要组织好对项目督导检查,根据下发的任务清单,听取项目情况汇报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及时提出指导意见,确保项目工作任务有效完成。           

3、加强疫情监测培训与宣传工作。根据疫情发展形势,结合国家和省内的疫情防控阻截管理要求,定期举办疫情监测阻截防控技术员培训班,使每个参加疫情监测的人员了解监测内容,掌握监测基本知识,承担起监测任务,及时上报监测结果,正确指导疫情防控,并向社会广泛宣传检疫知识,提高生产经营者及广大农民的认识程度,形成有利于阻截防控重大植物疫情的良好社会氛围。

4、执行好重大植物疫情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农业重大植物疫情报告制度,不得随意发布疫情信息。做到监测数据实行定期零报告,对辖区内突发重大疫情必须在24小时内上报,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和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对疫情瞒报、漏报、谎报的,视情节给予处分。

 

 

 

 

 

 

 

 

附件5

榆树市2025年水稻病虫害飞防作业

试验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为整体推进我市农作物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工作,示范、引领现代农业技术的普及应用,根据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发2025年农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农业生产防灾减灾)项目实施方案(指南)的通知》和吉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5年农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省级农业部分)的通知》吉财农指〔2025〕132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榆树市2025年水稻病虫害飞防作业试验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一、开展航化作业意义

榆树市是吉林省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水稻是我市的第二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90万亩左右。主要栽培品种有超级稻系列、中科发五、稻花香系列等。这些优质米品种已在本地连续种植多年,对稻瘟病的抗性已明显减弱,加之田间病源菌连年积累,田间稻瘟病病原菌基数较大,施肥不合理,氮肥施用量偏高等因素影响,一旦遇到适宜发病的气候条件,即可造成稻瘟病的大发生,一般可造成水稻减产10%~40%。防治稻瘟病防治效果不够理想,主要原因是选药不正确、施药方法不当,有的根本就没防。采用稻瘟病飞防作业试验试点项目,可以示范推广统防统治新模式,充分发挥现代农业技术手段的优势,消除人工个体操作误差,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防效,为我市粮食增产增收提供现代技术措施保障。

二、绩效目标

水稻病虫害飞防作业试验试点项目,在我市水稻主产区开展飞防作业防治水稻稻瘟病,落实面积14.9万亩,田间平均防效85%以上。

三、项目内容

1、实施条件:为进一步提升我市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能力和统防统治水平,2025年继续在我市开展飞防作业防治水稻稻瘟病试验试点项目工作。

2、落实地点、面积:项目落实在水稻主产区3个乡(镇)面积14.9万亩,其中:大坡镇7.5万亩,保寿镇6.08万亩,城发乡1.32万亩。

3、补助对象:重点支持项目区水稻种植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水稻生产经营主体等。

4、补助标准:通过政府统一公开招标确定每亩补助标准19.9元(主要用于药剂、航空喷雾专用助剂、飞防作业服务等费用的补助)。

5、确定航化公司和飞防药剂:为了确保航化作业顺利进行,通过政府统一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榆树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为飞防作业单位(包括药剂、助剂)。

榆树市农业农村局聘请专家推荐对作物安全、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无影响,适于飞防作业的药剂,助剂为航空喷雾专用助剂。

6、确定飞防时间:7月中旬,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植保技术人员分组下乡,到田间地头进行稻瘟病发生情况监测并根据水稻长势、气象条件,确定在水稻破口初期至齐穗期进行飞防作业。

四、实施要求

一是水稻病虫害飞防作业试验试点项目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按照省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要求,加强项目资金管控。

二是作业主体须具备病虫害防治或航空喷洒(撒)等相关资质,作业飞机及相关喷洒设施设备须符合适航审定要求,作业能力须满足防治需求,确保病虫害防治的时效性,保证作业质量。

三是飞防作业应选用高效、低风险农药;在确保药效基础上,优先选择适合飞防作业的农药剂型;确定飞防作业区时,要综合评估潜在风险,防止雾滴飘移造成非靶标生物(蜂、鸟、鱼、蚕等)毒害和周边作物药害;作业后,及时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不得污染农田环境。

四是飞防作业应当按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向公众公告作业范围、时间、施药种类以及注意事项;需要办理飞行计划或者备案手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办理。

五、资金使用情况

项目资金300万元,其中297万元主要用于药剂、航空喷雾专用助剂、飞防作业服务;3万元用于飞防作业质量监测等费用。切实加强资金的管理与监督,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或挪作他用。

六、监管措施

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组织成立领导小组和技术领导小组,明确联系人,严格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制,实行专人负责制,定期上报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榆树市水稻稻瘟病飞防作业领导小组

 长:闫    榆树市市委常委  副市长

副组长:王占利  榆树市农业农村局 局长

            榆树市财政局  副局长

郎晓峰  榆树市农业农村局  副局长

 员:刘利民  榆树市财政局农业科 科长

郑大军  榆树市农业农村局农业农机科 科长

杨洪涛  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主任

各乡镇(街)主管农业乡镇长

榆树市水稻稻瘟病飞防作业技术领导小组

 长:杨洪涛  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主任

副组长:刘德明  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副主任

 员:榆树市农业推广服务中心全体农技人员及各乡镇(街)综合服务中心农业服务科技术人员

二是要强化质量监管。要加强对作业质量等情况的监管,项目实施过程中,注意预留空白对照田块,科学评估防效,确保项目科学有效实施。

三是认真总结经验。按照省里的统一要求,全程跟踪记录项目实施情况,确保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认真总结工作中取得的成效、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等,形成总结报告,项目总结于项目实施结束后30日内上报。

 

 

 

 

 

 

 

 

 

 

 

 

 

 

 

 

 

 

 

 

附件6

榆树市2025年土壤墒情监测

项目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农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推进节水农业、指导抗旱减灾,科学灌溉、科学抗旱,最大限度地减少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损失,根据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下发的《关于下发2025年农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农业生产防灾减灾)项目实施方案(指南)的通知》要求,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

一、任务目标

(一)通过监测提出生产对策措施,建立土壤墒情定期报告制度,形成墒情简报。推进适墒播种、因墒种植、测墒灌溉,实现农业高效用水,为农业抗旱减灾、科学指导灌溉节水技术推广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

(二)对前期建设的墒情固定监测站进行维护保养,并适时开展自动监测数据校正和田间持水量测定工作,真正发挥自动监测简便、速效、及时的优势。

采用定点实时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系统与流动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快速了解土壤墒情和旱情动态。同时,通过土壤墒情监测信息的积累和演变规律的探索,结合气象资料分析,进行旱情发展趋势测报,为节水农业技术和抗旱减灾技术配置、节水农业技术效果研究提供依据。

二、工作内容及要求

(一)人工监测点日常监测

4-9月份定期进行人工测墒,其中4-6月“逢五逢十”进行监测;7-9月每月的10、25日监测,遇灾害发生期加测。测后编写墒情简报及墒情状况表上报。在关键农时季节或发生重大旱涝灾情时,根据具体情况,组织有关专家开展墒情会商。

(二)固定站维修保养

对墒情固定监测站进行维修保养,保障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实现土壤墒情数据的即时传输、实时监控,实现干旱灾害的实时预警,为我市农业生产服务。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保障体系,成立墒情监测领导小组和技术实施小组,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计划目标。

领导小组

 长:郎晓峰  榆树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副组长:杨洪涛  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员:郑大军  榆树市农业农村局农业农机科科长

技术小组

 长:杨洪涛  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员:乔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肥科科长

贺克军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肥科高级农艺师

(二)明确分工,实行专人负责制。制定墒情监测制度,确定一至两名副高级以上职称、熟悉农业生产及相关业务知识、工作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专门负责墒情监测及上报工作。

(三)建立项目档案,规范业务管理。建立监测田块档案。墒情监测站主要包括:景观照片、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种植制度、排灌条件、地力等级、产量水平等,并测定不同层次土壤质地、容重、田间持水量等指标,填写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站基本情况记载表。

四、资金使用

项目资金共三万元,一万元主要用于人工监测、样品采集、数据汇总、信息发布、工作人员下乡的差旅费、耗材费。贰万元用于固定墒情检测站的数据矫正工作的燃油费、误餐补助,培训费、固定监测设备更新维护保养等费用。

 

 

 

 

 

 

 

 

 

 

 

附件7

榆树市2025年测土配方施肥土壤采集

测试项目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农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根据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下发的《关于下发2025年农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农业生产防灾减灾)项目实施方案(指南)的通知》要求,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1、样点布设:在本地选取有代表性农业用土壤类型和主要粮食作物上布设采样点。采样数量不低于950个,结合不同作物种类、土壤类型、耕作制度合理布设样点,规范样品采集程序。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采样点位置、数量,保障不同作物与不同土壤类型之间匹配无遗漏。

2、样品的采集和测试:采集测试样品950个,参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规范样品测试程序,认真完成采集测试工作,测试项目:有机质、PH值、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另外还有20%土样测试铜锌铁锰微量元素。保障配方施肥数据准确。

3、数据录入:对经纬度、农户名等农户信息和化验数据审核校对,确保无误后录入配方施肥数据库,完善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数据库数据。

二、实施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实施单位要承担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的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协作配合,完善配套制度,做好绩效评价和工作总结。

(二)强化政策公开。按程序做好补助对象、补助资金等信息公开公示工作,强化社会监督。

(三)加强绩效管理。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要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确保绩效目标如期保质保量实现。

(四)注重信息调度。建立项目执行定期调度督导机制,及时掌握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对相关数据严格核实,保证各项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要及时报送资金安排情况。

三、进度安排

1、2025年8-10布设采样点

2、2025年10月-11月,田间采集土壤样品。

3、2025年12月-2025年3月,土壤样品测试,发放施肥卡。

4、2026年4月-6月,数据录入。

5、2026年6月,整理档案、照片,进行项目总结。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技术小组,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技术小组负责项目技术指导和培训。建立目标责任制,明确职责分工,做到层层负责,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领导小组

 长:闫    榆树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王占利  榆树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榆树市财政局副局长

 员:刘利民  榆树市财政局农财科科长

郑大军  榆树市农业农村局农业农机科科长

技术小组

 长:郎晓峰  榆树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副组长:杨洪涛  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员: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肥科和化验室成员

2、建立项目档案,认真填写田块调查表、土样采集表、土样测试相关数据表格、方案总结、影像资料、宣传手册等及时整理归档。

3、强化数据审核、报送和指导服务,加强测土配方施肥相关数据审核,确保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准确、可靠,及时录入和更新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按时上报测土配方施肥数据信息。

4、注意宣传,营造气氛,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利用现场会、培训班等方式广泛宣传化肥减量技术在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收、生态安全等方面的作用,转变农民施肥观念,提高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影响力。

五、资金使用

项目资金按每个土样200元计算共19万元,资金用于宣传培训、取土化验、技术人员下乡差旅、化验人员补贴、化验备品、化验设备购置维修以及耗材燃油等。严格资金管理,专款专用。

 

 

附件8

榆树市2025年农作物丰欠定位观测

项目实施方案

 

按照《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吉林省财政厅文件关于下发2025年吉林省省级乡村振兴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指南)的通知》(吉农计财发[2025]132号)和《主要粮食作物丰欠定位观测规程》的要求,了解主要农作物品种在不同阶段的长势情况,积极做好主要农作物丰欠定位观测工作,为各级部门和领导指导粮食生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玉米、水稻、大豆丰欠定位观测技术规程》的要求,我市承担了玉米、大豆两种作物的丰欠定位观测任务。主要观测和记录玉米、大豆在生长期间的生育性状和产量性状等相关数据。并与历年数据对比分析,进一步探索影响玉米、大豆产量的因素。为各级领导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施内容

(一)地块的选择:观测地块选择在远离林地、建筑物、道路50米以外,以减少田间小气候的影响。

(二)供试品种:玉米选择天农九,大豆选择吉育71。

(三)栽培要点:采用常规栽培技术,5月5日前完成机械播种。播种密度、施肥量及田间管理与当地栽培管理水平一致。

(四)观测内容与方法:

1、玉米主要观测株高、展开叶、可见叶、鲜重、干重等数据。从5月30日开始记录,每10天记录并上报一次,至玉米营养生长结束时田间记录截止。

2、大豆主要观测株高、分支、鲜重、干重等数据。从5月30日开始记录,每10天记录并上报一次,至7月20日截止。

(五)测产及室内考种:9月5日开始,对玉米、大豆进行理论测产、取样。待样品自然降水干燥后,进行室内考种。填写试验报告,最后对数据整理,写出试验总结,11月末前上报省厅。

三、资金使用用途

每个农作物丰欠定位观测点补助1万元,主要用于补助开展丰欠数据的采集调查、整理汇总、统计分析报送、观测设备购置维护和农户产量补偿等。

四、实施要求

作为项目实施单位的榆树市闵家镇综合服务中心农业科应精选懂技术、责任心强的同志专门负责观测工作,确保保质保量完成观测工作。

五、监管措施

榆树市农业农村局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根据项目的任务,部署开展项目落实、项目实施、项目检查、资金使用等相关工作。保证项目责任清、任务明,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