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城街道2021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及下半年工作谋划情况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经济建设
目前,我街完成招商引资任务3590万;统计数据平台内共有四上企业22户,其中贸易业9户,服务业13户,企业总体朝向好的方向发展;完成签订统计告知书52份;完成8家高新技术企业签订协议;四上备库企业有6户,待到年底,视企业的营业收入,及时准备和上报入库材料。由于我街多以居民住宅为主,较大企业绝大部分集中在写字楼内,故在稳税源方面紧盯三座写字楼内企业,现已上报3家企业更改注册地预警。积极做好火电一光小区内“社区养老中心”的项目推进工作。按时按要求走访上报楼宇企业,完成楼宇信息的更新上报及做好楼宇闲置面积等更新和填充。
(二)城市治理
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累计清理堆放物、垃圾1000余立方米;拆除违法建筑34处、1250平。清除非法广告6万余份,上报停机非法广告电话54个。清理占道经营、违规占用停车泊位等违规行为800余起。清掏老旧小区下水井459座,疏通下水4062延米,维修维护破损排水井盖20个,修复塌陷阱10个。老旧小区改造,确定辖区内(高警公寓、东南阳光、农研宿舍、盛华小区、地震局宿舍、鸿城国际小区)6个符合条件的小区进行改造。经过充分前期准备,目前高警公寓等六个小区已开始入场施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信访案件投诉渠道,设立环境保护投诉信访专线,线下通过张贴宣传帖270张、安装宣传板50个、发放宣传资料300张。爱国卫生月活动开展,通过制作横幅50条,张贴海报200余张,发放宣传单2300余张的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全街共计投放鼠盒350个,鼠药五大袋(1袋50斤含100小袋),共惠及全街35个老旧小区,600余栋楼。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春季市容卫生清洁活动1次,活动累计出动80人次,清理垃圾约12立方米。压实河长制责任,截至目前全街共计开展巡河行动246次,出动巡河人员460人次,出动车辆25车次。落实垃圾分类工作,2021年至今鸿城街道共举办了6次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制作宣传展板20余块,累计发放各类宣传单3000余张,活动累计发放奖品150余件。日常走访公共机构约200次,发放宣传报纸1000余份。园林绿化工作,对全街辖区108041平方米绿化与旧改后新增树木进行日常养护,对弃管小区的长虫树木进行杀虫作业。同时开展“毁绿种菜”专项整治,累计对28个居民小区、83处毁绿种菜点位进行了集中清理,拆除菜园围栏1700余延米,拆除私搭乱建棚、亭8处,释放公共空间约1300平米。安全管理工作,冬春季阶段,组织人员清理、清除冻雨压折树木123处,清理外运150立方米,对倚水家园、达顺小区、农研宿舍等弃管小区的冰柱冰柱100余处进行清除,确保无安全事故发生。进入汛期以来,街道领导班子带队,城建办工作人员全天在岗,累计出动抢险车辆9次、抽水泵3台次,组织参与抢险人员80余人次,迁出危房住户5户7人。规范辖区早晚市场,截至目前东岭早市新建2470平方米大棚一座(130米x19米),室内200个摊床整齐划一。改造仓库35个850平方米,铺设混凝土地面14000平方米,升级改造围挡450米,新建升降井一个、公厕一座,累计投入212万元。平台案件处理,处理市长公开电话投诉案件1164件,内容涉及旧城改造、设施维护、基层组织建设、房屋维护、环境卫生、违章建筑等相关民生问题。通过城管通平台参与、处理执法类案件1735件,所涉及问题已基本整改。
(三)民生服务
救助工作,全街低保户共计210户,312人;特困供养家庭13户,14人。重残97户,101人,一般残疾14户,14人;重病低保人员41户,41人。2021年1月份至6月份,共计临时救助15户次,合计救助金额19250元。残联工作,上报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9人(1-6月份),每人每月80元;上报大龄孤独症、智力障碍青少年补贴6人;享受精神残疾人员免费服药共计34人;享受重度贫困精神残疾人医疗康复救助(免费住院)3人。申报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2人。为残疾人发放残疾人辅具12件。组织残疾人租赁辅具32件。新办、补办、换领、延期办理残疾证52人。社区建设,圆满完成了第十一届村委及社区居委的换届工作。街道成立换届领导工作小组。成立两个巡回指导组对换届全程把控。通过“三长”微信群及社区公示栏,宣传换届工作,及时公布换届各环节进展。换届人选严格按照《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全省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通知》(吉厅字〔2020〕33号)及省、市、区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动员部署会有关要求,通过社区初审、街道审核、区级联审,三级联审后产生。换届过程全程由街道换届领导工作小组监督。社会事务,街道组织640人次对辖区内街路、广场、绿地等重点场所进行巡查,对不文明祭祀行为进行教育、劝导。对殡葬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两次全面深入自查,摸清底数。全面开展养老机构安全隐患联合检查工作4次,调查养老机构存在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全街享受困难失能老人补贴共计3名,每人每月发放补贴100元。针对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印制了宣传海报及X展架60份,在全辖区范围内宣传。老龄工作,各社区组织开展各类老年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参观活动、体检活动等共计20余次。走访慰问辖区困难老人19人,高龄老人6人,百岁老人1人,孤老1人,独居5人,半失能老人1人,养老机构4家。一门式工作,建立了日常管理、业务培训、首问负责、问题反馈等7项规章制度,群众满意率实现100%(零投诉),截至目前,共受理业务量达1511件。流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截止到2021年6月,我街道共有流动人口1422人,其中流入1256人,流出166人,已婚育龄妇女347人。叶酸发放截至现在完成95人次,优生筛查81对。疫情防控工作,从4月中旬开始面向居民推进疫苗接种,截止到6月4日我街道一共接种了2.6万人次的第一针疫苗,从6月4日之后除出国等特殊情况外一律不得接种第一针,全面推进第二针的接种,保证居民在有效的期限内全部完成第二针的接种。预计7月初开始推进第二批次的接种任务。劳动保障工作,截至目前,办理就业创业证69个;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8人;为就业失业人员进行登记7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人;开发就业岗位50个;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人;对就业困难人员认定8人。先后有5家企业进入用工情况监测,截至本月,共减员人数92人、招工人数432人。联合辖区的民营企业组织开展以“春风行动”线上招聘会。民营企业提供岗位信息200个,线上12余人与用工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为70余名群众咨询政策解答。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参保229人;特殊人群医保信息变更37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参保人数26人。办理新退休10人;灵活就业新参保1人;抚恤金10人。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到100%。
(四)综合治理
五个社区79个网格在开展社区人普的同时开展秋冬会战隐患排查,并督促有隐患的企业建立隐患清单及措施整改清单,从重点企业开始,逐步进行全覆盖,累计入企业检查1766人次,排查出隐患115个,已全部整改。现在辖区所有企业已完成全覆盖检查,上报《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中的3个隐患,已全部整改。上报网格长为民服务日报1878条在达顺小广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次。季度普法学习2次。
(五)党建工作
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各类载体,开展学习及实践活动。构建“1113”工作体系,制定《鸿城街道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成立了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细化任务分解表并纳入挂图作战任务目标、形成三张清单。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1次,召开专题读书班1期,域外党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2次,组织新时代吉林党支部标准体系(BTX)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2次。制定《鸿城街道“我为群众解一忧,我为发展献一策”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成立1个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制定职责及任务清单,建立措施清单16项。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18次,惠及群众千余人。联合长春市建委开展“冬‘病’夏医、访民问暖”活动,并建立“长春市建委公用事业服务中心驻鸿城街道民生服务共建点”,并开展座谈,切实解决鸿城群众供热问题。创建“内宣+外宣”双轨宣传模式,加大宣传力度,坚守舆论阵地。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我街道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加强组织领导,同时,选优配强,加强队伍建设,组建内宣、外宣两支队伍,完善各项机制,拓展宣传平台,努力实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切实提升全街干部队伍能力素质。迎接中组部检查1次。推进创新城市基层党建进程,做好转型升级,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构建“1+8”组织体系建设工作格局,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基层党组织链条,建立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小区)党群服务站三级服务体系。加大力度落实书记项目工程。对东风社区党史教育基地进行升级改造,创新“智慧+党建”新模式,打造东风社区红方舟智慧党建体验中心,引进VR党建智慧沙盘、VR互助站、党建工作站等硬件设备,以丰富的学习内容、模块化的场景设计、多元化的体验方式打造开放融合、集约高效、共建共享的区域化科技型党群服务新阵地。确定鹏程社区“达顺致和、共享家园”党建示范点建设项目,依托“鹏程静安”城市党建和社会治理共同体,建立系统思维,通过“点上突破、线上深化、面上整合”方式,着力构建连点成线,拉线程面,织面成体的多维立体式社区党建新格局。以“合治顺达”项目品牌化运作,达到“达顺致和、共享家园”的示范点创建目的。同时按照省、市、区委关于开展社区(村)党委换届的要求,街道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换届程序和换届纪律,选优配强社区(村)党委班子成员,大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最终达到换届要求,圆满按时完成换届工作。发挥群团优势,焕发生机活力。工会方面,新成立工会9家,会员153人,脱困困难职工1人,慰问退休劳模4人。共青团工作,疫情期间组织返乡大学生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开展“青春向党·奋斗强国”等主题团日活动6次,参与全区青年之家项目大赛并最终获得项目大赛一等奖,被团区委评为2020年度五四红旗团工委。妇联工作,组织辖区24名待业妇女参加“南关区育婴”线上技能培训;推荐1户事迹突出家庭为长春市“最美红色家庭”,报送活动信息25篇。推进“作风建设年”工作,扎实开展“学党史”主题教育。坚持把开展“作风建设年”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开设“研学课堂”,提升干部综合素质。持续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打造党风廉政建设VR主题展馆,创建有影响力的机关廉政文化品牌。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力度,通过及时公开政策法规、提拔任用等信息,增加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监督,对影响行政审批环境的人和事,严格责任追究。
二、形势分析
(一)经济发展形势仍旧严峻。一是疫情反复出现,推升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疫情的重复出现,对消费、就业和投资信心等多方面会造成一定影响。二是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水落石出,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受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影响,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由于长期高速扩张,风险持续积累。三是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生存艰难,逆周期政策恐难持续。从2020年全年看,企业利润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亏损企业数量和亏损额有所上升,一旦恢复缴纳社保费用,普惠贷款还本付息延期结束,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又会反弹,中小企业更甚。
(二)综合服务中心工作困境。按照全省“只跑一次”工作部署安排,街道综合服务一站式服务是大发展趋势,但目前由于部门沟通不顺畅,很多业务不能下放或部分下放,各部门还存在多个平台系统,导致居民办事更繁琐。同时,一门式的业务量不断增加,系统更改频繁,人员素质参差也是目前街道一门式面临的挑战。
(三)自治氛围亟待形成。由于物业不作为,部分物业小区面临半弃管难题。辖区长房物业、自来水集体家属楼、省地震局宿舍等小区物业公司不作为,主管单位不履行管理职责,导致垃圾、野广告、堆放物不能及时清理,小区环境堪忧。街道对物业公司及其主管单位缺乏有效约束,同时面临爱委会、城管办、市容环卫等相关部门检查扣分压力,基层政府不得不管、不得不做,耗费大量财力物力,造成恶性循环。
三、工作谋划
(一)助推经济发展。研究分析当前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街道实际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经济工作措施,认真研读惠企政策并及时传达到企业,积极梳理、纠正异地纳税,有效维护、挖掘现有税源,培植、引进新税源,对影响全街收入的重点税源企业建立日常性服务,每季度至少走访一次,提供优质上门服务。创造良好营商环境,积极做好税源建设工作,克服疫情对辖区经济的不利影响。
(二)探索自治途径。推进老旧住宅区基础物业服务全覆盖工作,建立“街道物业管理中心+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的老旧小区治理体系,通过扶持式自治、单元微自治、联动式自治三种方式,分别对弃管不久的小区,弃管时间较长或老旧小区和封闭物业管理小区进行分类自治管理。结合“三长”联动机制和积分兑换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营造“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