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安县开展群众办事难问题专项整治方案
农府发[2014]23号
为进一步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切实有效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按照《农安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项整治方案》的要求和安排,紧紧围绕落实中央提出的16项和省委提出的11项专项整治任务,紧密联系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和广大群众期盼,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重点在全县行政审批部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开展群众办事难问题专项整治,特制定本方案。各乡镇政府及其他部门、直属企事业单位参照执行。
一、整治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提升效能,以优化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为核心,以规范审批权、处罚权、征收权、检查权为重点,倡导践行“群众诉求有人办、接到事项马上办、急事难事主动办、多人负责牵头办、落不到位跟踪办”的服务理念,在全县行政审批部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开展“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对象零投诉”主题活动,切实加强政行风建设,努力实现办事流程明显优化、办事效率明显提升、办事作风明显改善、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
二、整治范围
全县行政审批部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事涉群众切身利益的机关、事业单位、窗口单位公职人员和办事人员。
三、整治内容
1、重点整治服务意识弱、服务态度差、服务水平低、服务质量劣和部门本位主义、漠视群众利益、回避群众诉求等问题。
2、重点整治服务口号响当当、实际办事慢腾腾,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什么都不重要等行政不作为、缓作为、乱作为问题。
3、重点整治办事人员推三阻四、相互“踢球”而导致应当场办理的不当场办理,能较快办理的人为拖延办理,甚至超出规定时限仍不办理等问题。
4、重点整治对办事群众敷衍塞责、作风粗暴、态度生硬和故意刁难、人为设障、索要好处等问题。
5、重点整治服务方式僵化、办事手续繁琐、办事流程不够公开透明、各项服务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四、整治措施
1、推行办事程序公开。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各自服务职能和承办事项,在不涉及党和国家秘密前提下,建立公开承诺制度,把事涉群众利益的办事事项,向社会和公众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相应责任。窗口服务单位要公开承办事项的法律依据、标准、程序、时限、收费标准、申报材料。需办事人员提交的材料或说明的事项,制作标准的“示范文本”,展示在醒目位置,方便群众借鉴参考。
2、加强内部监督检查。加强内部监督管理,把事后查处变成事前监督,做到早发现、早纠正、早处理,从源头上堵塞不正之风的漏洞。深化“局长接待日”活动,各单位的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要在每周二到本单位职能窗口进行现场办公,与办事群众面对面交流,解答相关问题。由相关部门成立督察指导组,分别到各服务窗口现场进行督促检查,全程跟踪督办。
3、深入开展下沉式服务。开通流动车管所,方便群众办理摩托车注册登记、补证、换证、申请检验合格标志等便民服务。开通流动办税服务车,为偏远乡镇纳税人提供流动式服务,为有特殊需求的纳税人提供预约上门服务。开展送农业科技下乡活动,深入农户及田间指导农业生产。开展下乡为农民办理产权证工作,每月固定到各乡镇政府办公3次。开展卫生帮扶弱势群体送健康行动,组建家庭责任医生健康服务团队和医疗小分队定期下乡巡诊,深入乡村解决弱势群体看病难问题。开展金融下沉服务,针对群众办理金融业务路远、费时间的问题,各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送金融服务下村屯活动。针对残疾人办事不方便的问题,在全县深入开展为残疾人服务“八到户”工作。开展送法律援助下乡活动,开展上门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服务。
五、工作要求
专项整治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面对面、背对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式进行,坚持深度查摆问题和有效推进整改相结合,确保整改落实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1、跟踪查摆梳理问题。各单位要对照整治内容,深度查摆本部门本行业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在认真整改已有问题的同时,积极主动深入基层,全方位了解群众意愿,继续征求群众对部门和行业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及时跟踪解决和反馈。对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全方位查找产生问题的根源,及时纳入整改计划,制定整改措施,确保问题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2、逐级落实整改责任。按照全县整治任务和总体目标,各单位要列出整改问题清单,逐项确定整改目标、整改时限,落实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并把加强作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实到每个机关窗口单位和领导成员及具体科室。专项整治督导组将对各部门各行业查找出来的群众办事难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督导,对不认真整治或整治不到位,甚至边治边犯的单位或个人,将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3、强化刚性制度约束。各部门各行业针对问题,进一步完善切实可行的具有操作性的制度规章,有效规范和约束工作人员的服务行为、服务形象、服务态度,抓好制度落实,并将制定的各项制度装订成册,组织本单位工作人员认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