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2年绿园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2023年8月31日在区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绿园区审计局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区人大报告2022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2022年,面对抗击新冠疫情和经济发展“双线”作战的形势,区审计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立足“审计监督首先是经济监督”定位,聚焦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紧扣重点项目和资金,着力揭示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共完成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财政收支、政府投资等审计项目27个,发现违纪违规问题75个,节约财政资金701.48万元,清缴入库存量资金3,767.82万元。
审计结果表明,在区委、区政府高位引领和深度谋划下,在区人大监督和指导下,全区各部门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关切,聚焦“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实全区“三四五”发展工程,主动作为,合力攻坚,扎实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民生保障落实,全区经济逐步恢复常态、稳中向好。
——加强收入统筹,保障财政平稳运行。2022年,区财政积极协调上级财政部门,全年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13亿元;加大各类结转、结余资金清理力度,全年盘活使用存量资金1.6亿元;抢抓债券政策机遇,累计新增债券资金7.1亿元,有效保障了区级财力,有力支持了区域经济发展。
——优化支出结构,兜牢民生保障底线。2022年,区财政严格落实政府过最“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集中财力保障民生支出、重点支出。其中:安排资金4.8亿元,支持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拨付资金3.3亿元,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统筹安排资金5亿元,强化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投入资金3.5亿元,持续改善城乡环境。
——完善体系建设,提升财政管理水平。2022年,区财政强化资金绩效管理,对全区预算单位的1149个项目实现绩效自评全覆盖。全面推广“政采云”平台全流程电子化政府采购,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对20家预算单位实行财务集中核算,有效解决会计人员短缺问题,提升全区财务综合管理水平。
一、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2022年绿园区收入合计306,491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本级预算收入42,160万元,上年结余16,425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57,900万元;支出合计306,491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4,28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844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3,343万元,收支平衡。审计结果表明:区财政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履行财政职能,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收入执行方面
2022年底,区财政非税专户53.07万元未及时上缴国库。
(二)国库资金管理方面
2022年,区财政将预算资金320.49万元借给2家预算单位。截至2023年5月未收回。
(三)专项资金管理方面
2022年,区财政将2022年农村公路市级奖补资金242.9万元用于平衡财力。
(四)债券资金使用方面
2022年底,区财政累计未拨付债券资金1,743.59万元。
(五)其他方面
区财政未将3家预算单位的在编在职员工工资纳入区财政工资统发管理。
二、部门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审计情况
聚焦资金提质增效,采取“数据分析+现场跟进”模式,对全区120家预算单位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延伸审计了35家预算单位。通过39个数据模型,校验10万余条数据,对数据疑点分析排查。审计结果表明:相关部门严格执行财政预算,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大数据审计方面
一是26家预算单位工会经费未单独核算。二是26家预算单位未向会员收取工会会费。三是25家预算单位聘用人员未经审批备案。
(二)决算(草案)编制方面
1家预算单位部门决算与财务报表不一致。
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聚焦政策精准落地,持续关注事关绿园振兴发展大局重点任务,围绕绿园区“一主六双”政策落实——建设新兴消费城、双碳示范城和国际汽车城工作情况,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发改局、工信局等相关部门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重大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省市区政策落地见效,总体情况较好。但由于新冠疫情冲击,个别年度落实目标未能实现。
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聚焦权力规范运行,全面落实中办国办联合印发《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对应急局、政府办等部门的14名主要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结果表明: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能够认真履行职责,较好的遵守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共发现问题52个,表现在以下3方面:
(一)财务管理方面。一是4家预算单位共计96.02万元存量资金未上缴财政。二是2家预算单位专项资金使用不规范。三是2家预算单位共229笔零星支出直接使用现金支付,未使用公务卡结算。四是5家预算单位会计核算不准确。五是2家预算单位未实行定点采购。
(二)民生保障方面
一是2家相关单位旅游厕所项目资金使用不规范、项目管理不到位。二是部分社区、村文化站发挥作用不明显。
(三)资产监管方面
一是4家预算单位1,594.50万元资产未入账。二是3家预算单位资产账实不符。三是预算单位专项设备闲置。
五、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聚焦国有资产效益提升,推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断规范国有资产管理使用,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结果表明:各单位基本能够积极履行资产管理主体责任,建立资产管理制度,国有资产配置、管理、使用、处置等方面基本规范。但审计中也发现5家预算单位固定资产维修支出887.02万元未按要求转增资产核算。
六、投资审计情况
聚焦项目投资效益,紧盯政府投资项目和债券资金使用,突出现场审计“望闻问切”,关注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等情况。审计结果表明:建设单位能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推进项目建设,项目开工后基本能按照批准的建设内容实施,完工后按规定组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多计工程价款42.07万元。二是合同管理不规范。三是未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四是未按规定收取保证金。
七、审计建议
(一)坚决落实过“最紧日子”要求,有效防范财政运行风险。聚力开源节流、挖潜增收,深化预算一体化管理,完善库款监测机制,增强统筹调度能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守“三保”支出底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基本民生,积极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二)全面有效落实重大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区委六届四次全会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三四五”发展工程,积极落实惠企利民政策,切实兜牢民生底线,大力扶持产业发展,有效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强化工程项目监管,提升政府投资质效。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财政承受能力评价,确保政府投资效益;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推进项目管理规范化、科学化;重点保障普惠性、基础性民生项目,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导,立足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经济监督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审计在应对挑战、抵御风险、解决矛盾中的积极作用,为绿园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