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城区制定三年行动计划 全面开展数字政府建设
为加快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推进实现整体治理、深度协同、高效智能的数字政府建设目标,宽城区制定数字政府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到2025年底,基本形成集管理、服务、技术“三位一体”的数字政府体系,为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打好数字基础,为数字政府建设筑牢基石
加强基础网络建设。实施基层政务外网普惠工程,建立覆盖全区各部门、各层级的电子政务外网。推动新基建建设,推动形成以5G体系为支撑、数字化基础设施为驱动、智慧政务为主体的网络布局。
健全数据共享协调机制。依托现有国家、省、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系统,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建立数据供需对接机制,推进政务数据跨地域、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高效共享共用。编制公共数据开放目录和责任清单,推进公共数据开放,推动政务数据、公共数据、社会数据融合应用。
强化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安全制度要求,完善网络、数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安全保护制度机制,明确数据挖掘应用和个人隐私保护界限,提升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能力,明确数据归集、共享、开放、应用、安全、存储、归档等责任。强化日常监测、通报预警、应急处置,健全完善安全事件应急体系,实现事前全面预防、事中立体防御、事后联动处理的安全防护措施,提升安全保护能力。
深化数字政务,为人民群众贴心服务
完善政务服务线上平台。持续推动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受理平台、审批系统全面接入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进更多服务事项“省内通办”“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加快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的全面应用和互通互认,重点推进身份证、营业执照、机动车行驶证等电子证照(文书)在新版全流程审批系统中应用共享。
强化政策解读传播。对涉及惠企利民的重点政策进行标准化梳理,形成政策兑现事项清单,对要素信息进行细化,通过数据共享、数据采集等方式,推进政策兑现事项和符合条件企业的精准匹配及智能推送,加快推进“免申即享”服务,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聚焦企业群众关切,进一步规范解读程序、创新解读方式、提升解读实效。
规范在线办公管理。依托政长通、政务0A等应用平台,集成公文办理、视频会议、个人事务等通用功能,实现办文、办会、办事功能全覆盖,做到机关工作人员“一人一号”、随时随地可在线办公。加快智慧机关事务建设,建立安全可靠的视频会议系统,持续推动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等管理数字化。
发展数字经济,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
促进农业数字化改造。依托生态绿楔,建设田园综合体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大对“公司+”“合作社+”“院所+”等产业发展新模式支持力度,支持通过“园区+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培育村级“双创”项目,建立市场化、可持续的农村电商运营体系,推动直播带货、农产品电商等企业发展,进一步挖掘农村电商潜力,提高城乡双向流通效率。
打造制造业数字化产业集群。积极推广工业互联网,拓展云服务应用场景,推动“智能制造”、“新零售”、“新金融”的发展更上新台阶。建设数字化产孵化基地-润丰智能制造产业园,发展行业龙头企业,推动中车集团实体经济开发数字经济板块,创新经营模式,开拓数字经济市场,努力将大数据产业打造成为宽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商圈、商业街区进行数字化改造,全面发展无人便利店、无人值守货架、“主播带货”、“网红促销”等新零售、新业态、新模式,依托电子商务、智慧物流促进传统商贸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进传统商贸向现代文化消费升级。
打造数字社会,为社会治理提优增效
构建共建共享现代化社会。加快5G、大数据、移动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在生活、生产和公共服务中的创新应用,以打造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乡村为抓手,积极打造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民政、智慧生态等普惠便捷的公共服务应用场景。
提升治安防控智能化水平。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随时随地发布指令、接收任务、反馈信息,提高指挥调度和热点难点问题处置效率,构建全区上下共同参与的社会综合指挥体系。依托市域社会治理信息平台,融合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公安、智慧司法行政和社会治理相关部门数据,拓展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辅决策、智防风险、智助服务、智促参与、智能指挥等应用模块,做到全域感知、深度思考、使用便捷、及时升级。持续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网络建设,持续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网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