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220103MB1567594D/2023-32744 |
分 类: | 其他 ; 其他 |
发文机关: | 宽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
成文日期: | 2023年04月28日 |
标 题: | 2023年宽城区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要点 |
发文字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23年05月08日 |
索引号: | 11220103MB1567594D/2023-32744 | 分 类: | 其他 ; 其他 |
发文机关: | 宽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 成文日期: | 2023年04月28日 |
标 题: | 2023年宽城区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要点 | ||
发文字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23年05月08日 |
2023年宽城区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要点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起步之年,是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任务的关键之年。全区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落实“六城联动”“十大工程”战略部署,持续深化落实“四个服务”,全力强基础、育集群、促转型、稳增长,努力推动全区工业和信息化稳定发展、高质量发展。
一、全力保障经济发展
1.聚焦运行监测稳增长。紧盯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发展,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政策,监测把握行业运行趋势,加强分析预测预警,提出对策建议。对亿元以上企业实施旬调度制度,动态掌握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状况,以工业稳增长目标为导向,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全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聚焦企业培育稳增长。加强小微企业升规纳统支持,持续开展千万元以上企业排查,建立“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落实服务指导工作机制,协调解决企业入库申报、报表报送、数据审核等方面难题,全力推动小微企业入规入统,确保“应统尽统,颗粒归仓”。
3.聚焦政策举措稳增长。紧盯增产扩能、入规升级、要素保障、协作配套、工业投资、投产达效等关键环节,为企业争取各级政策措施,鼓励引导企业扩大生产,促进工业企业稳增长,推动全区工业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加油快干、三季度扩巩成果、四季度冲刺决胜。
4.聚焦要素保障稳增长。紧盯企业融资、生产加工、产品回款、市场开拓、水电热气供给等关键要素,对重点企业的水电热气等生产要素问题给予重点协调,服务保障全区工业企业稳定生产。
二、大力推进项目建设
1.抓项目开工建设。积极发挥重大工业项目项目秘书制作用,积极做好重大项目的服务工作,注重走访服务,全方位、无死角解决全区新建、续建项目建设中的各类困难问题,重点推进中车车辆搬迁、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步伐。
2.抓项目投产达效。实施工业项目投产达效攻坚行动,实施“一项目一方案”“一企一策”机制,加快推动金越交通(一期)、天义客车、中程客车等重点项目尽快提升产能、释放增量,为全区工业稳增长提供强有力的增量支撑。
3.抓企业技改扩能。积极推动鑫祥改扩建项目、富维车轮奥迪新能源装配项目等重点技改扩能项目加快建设,推动更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产品升级、产能优化、产业扩张,为全区工业加快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着力推动产业升级
1.优化升级产业链。发挥“137”链长制工作体系作用,落实省、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决策部署,突出抓好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链“查链补链强链延链展链”,着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以中车车辆整体搬迁为契机,壮大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结合国际汽车城建设,持续扩大汽车零部件产能,不断提高本地配套能力。
2.建设国际汽车城。贯彻落实长春市“六城联动”工作部署,积极融入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工程,持续壮大汽车产业和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推动重大项目建设、重点企业发展。全力做好奥迪PPE配套项目承接和服务保障工作,支持重点汽车零部件企业与奥迪及其配套企业开展广泛合作,补齐汽车核心零部件配套短板,带动全区工业转型升级。
3.推动产业数字化。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和数字化转型,鼓励和支持规上工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数字化升级改造,建设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引导企业参与工业互联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论坛、峰会等活动,形成数字化转型发展理念,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业转型。
四、倾力实施助企服务
1.高效建强驻(助)企平台。深化落实“四个服务”,启动实施“万人驻(助)万企”行动,为全区“四上”企业和高成长企业选派“驻(助)企服务专员”。建立全区“万人驻(助)万企”行动“1+4+11+N”四级运行机制,“1”为区万人助万企行动调度室,“4”为工信、发改、商务、住建4个行管部门,“11”为街道、开发区11家属地单位,“N”为各驻企服务专员。进一步构建“宽城亲清政企关系”微信服务群、“万人驻(助)万企”包保服务和数字平台服务企业矩阵。
2.高效惠企纾难解困。坚持线下、线上助企联动,线下,创新开展“万人驻(助)万企”行动,为全区企业选派“驻企服务专员”;线上发挥“宽城亲清政企关系”“1+4+11+N”“三位一体”微信服务群作用,“秒接、秒应、周办结”,即时、高效协调解决企业在资金扶持、政策兑现、项目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发展难题。
3.高效强企发展壮大。大力推广惠企政策“快享直达”机制,通过微信群、公众号、多媒体、互联网站等多种渠道,持续宣讲“政策摘编”“政策指南”以及国家、省、市最新制定出台系列惠企举措,扩大政策覆盖面,全速推动政策落实到位、兑现到位。
五、奋力发展民营经济
1.推动民营企业做优做强。深入落实《2023年长春市民营经济振兴发展行动计划》“26项”行动计划和《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若干措施》“13条”具体举措,启动实施优质民营企业培育工程,强化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精准聚焦,服务保障全区民营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2.培育优质公共服务平台。围绕融资服务、创业服务、人才培训、事务代理、管理咨询、信息网络、法律服务、技术服务、电子商务、市场开拓等十大服务体系,加大培育引导力度。
3.大力营造育才强才氛围。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大讲堂、大学习、大提升”行动,发挥孵化基地等各类培训资源,积极开展高端讲坛、峰会、沙龙等各类培训活动。
六、强力促进创新发展
1.强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加快构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体系,争取培育认定一批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具有宽城产业特色的“专精特新”企业。
2.强化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做好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认定的培育和推荐工作。着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推动企业在基础薄弱环节和关键核心技术上持续攻关突破,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强化创业兴业环境。加强创业孵化基地跟踪指导,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创建、联办创业孵化基地,适时开展运营管理人员培训,提升孵化服务水平,提高企业孵化效率。围绕我区产业链和产业需求,引导创业孵化基地专业化发展,培育扶持特色创业孵化基地。
4.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精准对接,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推动创新要素集聚,多渠道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七、加力紧盯重点领域
1.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进一步强化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进基础好代表性强的企业、产品、园区积极创建和申报省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和绿色设计产品。加强先进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和绿色环保产品推广。
2.强化工业资源利用。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加快推进重点用水企业节水技术进步,加强工业节水新产品新技术宣传、推广应用,按职责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任务。落实“双碳”示范城建设工作,强化工业污染防治,强化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推进秸秆原料化利用。
3.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履行主管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聘请工业行业安全生产专家,对规上工业企业安全生产进行现场指导,加强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和业务培训,全力保障企业生产安全。强化铁路监护道口安全管理工作,推进铁路监护道口领域安全监管。
八、聚力强化队伍建设
1.强化基础组织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抓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2.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紧抓实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党章党规党纪学习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防“四风”问题反弹。
3.强化依法行政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全面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宽城区工信局
2023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