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净月区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长春市生态环境局净月高新区分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100748426407H/2023-31801
分  类: 生态环境 ;  公告
发文机关: 长春市生态环境局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
成文日期: 2023年07月12日
标      题: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潭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拟审批公示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3年07月12日
索引号: 11220100748426407H/2023-31801 分  类: 生态环境 ;  公告
发文机关: 长春市生态环境局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 成文日期: 2023年07月12日
标  题: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潭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拟审批公示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3年07月12日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潭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拟审批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以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日期:2023712        公示期: 报告表项目2天。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公示期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净月开发区福祉大路1572号创业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传真):0431-85821104(行政审批)

项目名称

项目

类别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

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潭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报告表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潭旅游景区

长春净月潭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吉林省澎辉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净月潭旅游景区内,以现有园区景观和基础设施为依托,进行全方位的整改提升,重塑产品结构,打造提升版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本次工程规划总占地面积为52.5hm2,新增占地面积为71781.61m2,占地现状为净月潭景区内滞留地。本次主要为净月潭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新增游客。项目总投资59859.1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74.6万元。

一、废水

本项目所产生废水主要为工作人员生活污水,绿化用水全部以损耗的形式排放,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2m3/d438t/a),生活污水排入长春市东南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伊通河。

二、废气

本项目废气主要为汽车尾气,停车场车辆均为露天停放,汽车尾气露天排放扩散面积较大,稀释作用较强,经绿化及森林树木等吸附,能够有效的降低废气中污染物浓度,周围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三、噪声

本项目营运期噪声主要为配套水泵、园区内变压器、游客活动以及车辆行驶产生的噪声,噪声源强约在50-75dBA)之间。本项目为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来公园的游客产生的噪声一般较小,经公园内树木等植被的阻隔衰减,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显著影响;泵房设置在封闭构筑物内,采用隔声处理,同时,使用低噪声设备,加装减振处理,噪声可衰减10~20dBA),本项目采取对停车场周边种植高大树木、限速、禁止鸣笛等措施,使噪声源强可有效的得到控制,衰减后噪声满足《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1类标准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四、固体废物

1)公园内设置若干个垃圾箱,并由一定数量的公园工作人员随时巡查,将散落的在地面的生活垃圾,及时清理至垃圾箱内,再由市政环卫部门每日统一清运。

2)对于垃圾箱、桶、站定时清运、定时消毒,做到周围无垃圾、内外无蚊蝇。

3)规划好合理的垃圾收集和运输路线,采取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在运输途中导致的垃圾散落。

4)对进园游客进行环境教育和宣传,使各个游客能够从自身做起,从个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的投放做起,并尽量减少生活垃圾的随地丢弃及排放量。

五、生态环境

森林保护

建立完善的三防体系

防火、防病虫害、防偷盗林木是保护森林不可或缺的三防措施。

进一步做好绿化、美化工作

本项目建设用地,除建筑物、道路等用地之外的空地,均应按环境治理和环境美化标准绿化。在进行绿化时,要注意选用乡土树种,同时注意常绿树和落叶树、阔叶树与其它树种的搭配,并注意灌木的种植,在区内形成立体的绿化模式,即美化了区内环境,也可控制区内水土流失。  

植物的保护措施

加强对游客保护植物的宣传教育,禁止随意攀折花木,尤其要做好森林公园内的保护野生植物和古树的保护,必要时采取围栏隔离措施。

随着游客增多,车辆进出森林公园流量较大,应时刻防范外来入侵植物风险,一旦发现,应及时上报林业部门。

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

及时拆除各种临时设施;清除碎石、砖块、施工残留物等影响植物生长和影响美观的杂物,恢复斑块间的连通性,以有利于动物的活动和迁移。

加强游客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教育,禁止捕猎野生动物。

森林公园内应禁止游客向野生动物投喂食物。

禁止抓鸟、打鸟、掏鸟窝,不准在旅游区大声喧哗和使用喇叭,有必要的话划定机动车行驶范围,控制机动车噪声影响范围。

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该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不含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