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净月区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净月高新区政法与维护稳定办公室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2024-02282
分  类: 其他 ;  报告
发文机关: 长春净月高新区政法与维护稳定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4年01月23日
标      题: 净月高新区2023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报告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4年02月02日
索引号: /2024-02282 分  类: 其他 ;  报告
发文机关: 长春净月高新区政法与维护稳定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4年01月23日
标  题: 净月高新区2023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报告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4年02月02日
  

净月高新区2023年行政执法工作报告

  

   年初以来,净月区围绕“补短板、强能力,强素质”改革要求,扎实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执法机制,深化包容审慎执法理念,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执法,推进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建设,锻造基层执法队伍,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各项执法工作取得良好进展现将净月高新区2023年行政执法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行政执法总体情况

  依法依规实施行政许可法。2023年,共受理各类市场主体的行政许可申请2398件,全部准予许可,涉及文化传媒、卫生行政、安全生产、城市管理等多个生产生活领域的市场准入、资格授予,为进一步规范辖区市场秩序激发市场经济活力提供有效支撑。

  严格审慎开展行政处罚。全年各类行政处罚案件共立案215件,罚款金额147.27万元,集中在安全生产、城市管理和卫生行政领域。在严格执行处罚标准处罚程序的同时,加深对执法理念的理解,逐步开展包容审慎执法和“一案三书”制度,推行柔性执法理念,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

  强化行政执法监督。针对区机关各行政执法单位开展案卷评查,采取“自查+抽查”的方式,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抽检行政处罚卷宗21本,针对主体特定、处罚程序、文书规范、法制审核等提出反馈意见23条,要求行政执法单位对标对表、自查自纠、立行立改,促使执法单位文书卷宗质量显著提升。

  提高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积极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教育培训。组织全区行政执法人员参加执法培训,235参考人数中232名通过通过率98.7%,进一步增强了机关工作人员法治素养,提了依法行政水平。

  主要工作举措和成效

  1.固本强基全力加强基层执法组织建设年初,印发《关于深入推进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通知》(长净党政办[2023]19号)文件,对基层综合行政执法的目标任务、组织架构、体制机制、文书标准进行再部署再夯实。在组织架构上理清职责权限和工作任务,明确综合行政执法队是镇街各行业领域执法的集中归口,执法队负责人以镇街行政机关负责人为主。在执法机制上,镇街综合行政执法队发挥主场优势,横向上主动融合派驻的公安、城管、市场、环保等执法力量形成联合执法机制,纵向上积极与上级职能部门沟通衔接,形成“属地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在工作标准上,下发综合行政执法文书样本,对执法程序、文书格式进一步细化明确,为基层综合行政执法规范执法提供了依据。

  2.延伸服务,全力推动综合执法落地落实。围绕“幸福小区”创建任务,启动开展净月区小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印发《净月高新区关于实施综合环境整治行动深入推进执法力量进小区工作方案》,坚持以居民小区的易发、多发行政执法问题为重点,从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市场监督等领域的突出违规、违法问题入手,着力开展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市场监管专项整治“三项行动”。镇街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派出所、市场监管所、环保专干等深入居民小区、农贸市场、商超旅店等,对私搭乱建、乱扔垃圾、占道经营、高空抛物、噪声扰民等烦心事、闹心事、难办事开展综合执法,化解民间纠纷,提高群众对基层执法的满意度,增强辖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玉潭镇发挥综合执法队属地优势,把“看得见”的问题一律纳入执法范围,延伸执法前端,在加强村容村貌治理上下功夫,用柔性执法方式处理鹿鸣谷违规倾倒垃圾案等,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全镇综合行政执法建设取得率先突破,顺利通过吉林省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验收。

  3.管训结合,推动规范建设提质增效。组织开展行政执法领域重点问题专项整治,针对趋利型、人情式等“7+1”类执法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在败诉案件整改、投诉问题督办、案卷评查中发现漏点不足,通过督察整改进一步提升执法水平。常态化开展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把执法资质管理和人员培训作为规范执法行为的重要抓手,通过案件交流、以案说法、难点解读把执法规范学活弄通。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参加司法部统一组织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暨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从执法理念、程序规范、执法监督等方面开展专题讲解,持续提升执法队伍的能力素质。

  二、存在问题

  一是在组织建设上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平台相对于党建、便民、综治其他三个平台建设时间较晚,基础较弱,综合行政执法队在机构编制上没有相应的规定,队长主要由镇街分管领导兼任,组织架构跟工作专班、领导小组几无二致,镇街执法事项少权限小,执法内容侧重社会治理,与镇街中心工作和年度考核不直接相关,导致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在镇街层面普遍重视不够,人员、经费、装备、车辆等执法保障力度不强,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推进还停留在被动落实上级文件的阶段,离实现主动运转良性互动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

  二是在人员配备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长期以来,镇街工作倾向于社会管理、矛盾调处、信访维稳等服务工作,行政执法内容以检查巡查等辅助行为为主,执法人员较少,专业执法人员匮乏,执法水平有限。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基层审批服务和执法力量下沉逐步深入,一批执法权责从县市级机关逐渐转移到乡镇基层,但相应的人员配备没有随之下沉,基层执法权责变多,执法要求变高,镇街现有力量不足以承接所有执法权限,亟须进一步补充执法人员数量,尤其是需要补充持有执法证件的年轻干部,

  三是执法队伍的专业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是一项具有高度专业性技术性的工作,需要执法人员具备较高的法律知识储备、熟练的操作技巧和敏锐的判断力。以目前情况看,镇街在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方面,执法公示和全过程记录落实较好,但法治审核人员配备不足、审核能力欠缺的能力没有解决,在执法公示方面、行政处罚决定向社会公示、用文字、音像准确全面反映执法全过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执法理念上,多数干部还停留在以罚代管,一罚了之的传统思维上,包容审慎的执法理念坚持不彻底不牢固,一案三书、首违不罚等柔性执法方式没有掌握到位,落实彻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从职责定位上明确方向。围绕镇街中心工作涉及权责事项,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行政权力下沉基层的意见,进一步补充、完善、更新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在镇街层面,充分统筹调度派驻中队、所、站和业务专干等执法资源,在平安建设的目标下紧紧拧成一股绳,完善“镇街吹哨部门报到”考核评价机制,确保镇街“吹得动”,部门“来得快”。把镇街综合行政执法纳入“一网统管”平台,通过信息联动科技赋能,增强综合行政执法的执行力、有效性。

  二是从执法配备上增强力量。在组织人事、财政资金上对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予以倾斜,选齐配强综合行政执法队,吸引优秀年轻干部、专业人才充实到执法队伍中来,把镇街综合行政执法经费在财政列支上予以优先保障,支持镇街配备执法记录仪、执法服装、车辆等装备,进一步增强扩充执法能力。

  三是从执法培训上提高本领。全力支持镇街所有在编干部参加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协调省市司法行政部门为考试合格人员办法执法证件、定期组织综合行政执法队员开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等法律法规的业务学习,针对基层执法实际开展案件研讨、业务交流和实战培训,提高调查取证、证据固定、法律适用、强制执行能力,增强包容审慎执法理念,数量掌握运用柔性执法方式。把镇街执法人员素质提升纳入府院联动范围,深入开展法官下基层、镇街进法庭等学习宣传活动,通过“以庭代训 “以案代学”提高基层执法队员的实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