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月区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净月高新区党政综合办公室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1000138278756/2023-38122
分  类: 教育 ; 其他
发文机关: 净月高新区教育局
成文日期: 2023年10月18日
标      题: 关于净月高新区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常态化管理工作方案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18日
索  引 号: 112201000138278756/2023-38122 分  类: 教育 ; 其他
发文机关: 净月高新区教育局 成文日期: 2023年10月18日
标      题: 关于净月高新区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常态化管理工作方案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18日
净月高新区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常态化管理工作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吉林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针对我区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区中小学教师,包括公(民)办幼儿园,普通中小学师德建设工作建立健全以下八项机制,并长期坚持实施,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一、健全师德教育机制
  以《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主要内容,以爱与责任为核心,加强师德教育,学校要讲师德教育摆在工作的首位,着力培养和提升教师师德素养。
  建立健全教师全员专题教育和日常师德教育制度,新教师岗前师德教育制度,班主任上岗师德教育制度,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以及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融入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区教育局和各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课程建设,精心设计师德教育载体,创新师德教育内容和方法,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采取实践反思、师德典型案例评析、情境教学等丰富师德教育形式,把教书育人楷模、一线优秀教师等请进课堂,用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诠释师德内涵,结合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师德教育,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教师牢固树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行教师师德承诺制度。学校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时,教师应向学校做出师德承诺,切实增强教师的遵守师德规范,弘扬高尚师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教师进行宣誓仪式,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二、突出师德师风宣传
  师德宣传旨在涵养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力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学校要讲师德宣传列入年度宣传工作重点。宣传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使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通过组织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师德巡回报告等形式,利用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依托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弘扬高尚师德,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社会氛围。
  继续实施“我身边的好教师”评选制度。寻找和发现身边最好教师。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和校长队伍,评选表彰宣传师德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等。
  三、定期开展师德考核
  师德建设是教育科学和谐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教育局将把师德建设情况作为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学校工作考核、办学质量评估和校长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学校要把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核心内容,摆在首要位置,要成立师德考核工作小组,每年对教师师德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可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考核结果公示后存入个人师德档案。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当年暂缓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不得申报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得评先评优,并视情节予以低聘或转岗到其他岗位执行新聘岗位等级的待遇标准,降低聘任岗位等级的人员,在新聘岗位一个聘期内不得竞聘原聘岗位或高于原聘岗位等级的岗位。学校要制定师德考核办法,各中小学校师德考核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应加大社会参与的力度。采取教师述评、家长、学生参与测评,考核工作小组综合评定等多种方式进行。
  四、完善师德激励机制
  建立师德表彰奖励制度,讲师德表彰奖励纳入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奖励范围,按上级要求评选师德楷模,对师德表现突出,社会影响较大的授予师德楷模相应荣誉称号,突出师德表现,把师德表现作为评选教书育人楷模、优秀教师、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小学优秀班主任、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表彰奖励的必要条件,在同等条件下师德表现突出的,优先晋升教师职务(职称),选培名师、名校长。学校要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重视教师,关爱教师,形成尊师爱生的良好氛围。要积极支持和保障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参加专业培训,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要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及时帮助教师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减轻教师过重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五、开展师德联动监督
  师德建设要靠教师自觉,也需要监督。强化师德建设监督机制,要在制度设计上下工夫。建立健全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对教师出现违法违纪行为以及出现违反师德行为,并造成一定影响的事件,学校要及时向区教育局报告。对构成犯罪并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事件,以及出现严重失德拾行为并造成较大影响的事件,学校应将有关情况报区教育局,建立健全师德状况定期调查分析制度,学校要定期开展师德状况调查分析,分析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研究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对策措施。建立健全师德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学校要及时掌握师德信息动态,发现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努力将各类违反师德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遇到影响较大的突发师德违规事件,要及时调查处置,及时与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加强沟通,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五位一体”师德监督体系。坚持“双随机”督查机制,完善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机制。各学校要设立师德举报电话、师德意见箱等行之有效的师德投诉举报平台,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公示在学校醒目位置。教育行政部门将通过明察暗访等方式,加强对学校师德工作的监督,及时掌握师德信息动态,将违反师德的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
  六、加强师德惩处制度建设
  建立师德负面清单制度,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对于违反师德的行为,学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对存在师德问题的教师要敢于自揭家丑及时进行批评教育给或给予相应处分,对触犯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及教育局有关文件中明确提出的师德禁止性行为的教师应及时组织调查核实有关事实并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处分,对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者,要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对涉及违法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建立师德建设问责制度,严格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对教师严重违法师德行为,监管不力、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或推诿隐瞒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
  七、强化师德建设检查
  建立健全师德建设工作检查机制,确定每年10月为师德建设检查月。采取学校自查、教育局专项检查等方式进行,并逐级上报检查分析情况。区教育局对学校主要检查贯彻落实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落实情况,对校长、书记主要检查师德建设第一责任落实情况,对教师主要检查践行《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情况。重点检查教师是否存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教育部“六个严禁”。提出的禁止性行为,学校在检查中要紧紧围绕学生和家长,反映了师德突出问题,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及时研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现阶段需加强对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等行为的检查。
  八、增强师德建设保障
  师德建设工作涉及面广,相关学校或单位需加强沟通和协调。学校校长、书记是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学校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学校教代会和群团组织要主动参加配合,共同努力,形成推进师德建设的强大合力,学校要把师德要求与关心教师的生活、工作和成长、发展相结合,营造良好的教师成长与发展的环境和氛围。要关心理解教师的辛苦,并切实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与工作中的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从各方面为一线教师做好保障和服务工作,让广大教师能够潜心教学、科研,让高尚师德与工作业绩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严格队伍管理,严把教师入口关,进一步落实教师资格认定核心教师聘用制度,把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心理素质作为申请教师资格和新教师聘用的必备条件和重要考察内容。学校要把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记录、师德举报查处记录、奖赏记录、师德总结等情况及时归入教师本人档案,并作为师德考核的重要依据。坚决清理和杜绝不合格人员进入学校工作岗位,严谨聘用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受到刑事处分人员担任教师,严谨聘用被其他学校因师德不合格被辞退的人员担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