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规民约
为了推进我村民主法治建设及美丽乡村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规范和引导村民清洁乡村卫生行为,改善村容村貌,树立良好的民风、村风,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经全体村民代表讨论通过,制定本村规民约。
一、社会治安
1.村民要学法、知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尊严,不参与赌博,积极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2.村民之间应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不打架斗股,不酿酒滋事,严禁侮导、谭谤他人,严禁造谣感众、弄服非。
3.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不扰乱公共秩序,不阻碍公务人员执行公务。
4.严禁偷咨、融诈、侵占国家、集体、个人物,严禁博,严禁替罪犯超展赃物。
5.严禁非法生产、运输、储存和买卖爆炸物品,经销烟火、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须经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批准。
6.爱护公共财产,不得损坏水利、道路交通、供电、通信、生产等共设施。
7.严禁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非法侵犯他人住宝,不准隐匿、毁弃,私拆他人邮件。
8.严禁在规划区内抢栽抢种各种苗木及抢建各种建筑物:严禁私自软伐国家、集体或他人的林木:严禁损害他人庄稼,瓜果及其他农作物,加强牲畜看管,严禁随意放养放畜禽。
9.严禁使用对身体有害的催化剂或化学药剂对瓜果,蔬菜等进行杀虫催红催熟:严禁制作加工或销售地沟油:严禁加工、销售病、毒死畜禽:严禁提杀,食用野生动物,严禁在野外沟塘内毒鱼、炸鱼、电鱼。对违反上述规定,尚未构成犯罪和违反治安处罚条例的,由村委会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构成犯罪和违反治安处罚条例的,报送司法机关处理。
二、消防安全
1.加强野外用火管理,严防火灾发生。
2.家庭用火做到人离火灭,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堆放户内、村内,定期检查、排除各种火灾隐患
3.对村内,户内电线要定期检查,损坏的邀请电工及时修理、更新,禁乱拉乱接电线
4.加强村民尤其是少年儿童安全用火用电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全体村民消防安全知识水平和意识。
三、清洁乡村
村民要重视村中环境保护工作,要积极关心、支持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自觉提高环保意识,自觉维护村容村貌自觉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保持公共场所清洁,不毁坏一花一木,使大家拥有一个清洁。优美的居住环境。
1.村民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房前屋后保持环境整洁卫生,不占公共空间种植农作物。杜绝五乱。垃圾弃物乱扔粪十建材刮堆、柴草杂物乱放、畜禽乱器乱便。
2.各户按照村委会划分的卫生区实行门前“三包”制度。一是“包卫生”,即房前屋后地面干净整洁,无污水、垃圾、果壳、低等杂物,严格管理洗涮用水,不得随意向街道公共场所倾倒排放,所有垃圾一律投放到垃圾池内:二是“包清运”,即要及时清运房前屋后的垃圾堆、土墙、香堆等,确保房前屋后无垃圾杂物。三是“包秩序”,即房前后的合理堆放物要摆放整齐,不得占道,房前屋后的花草树木要加强管护,房前屋后无乱搭乱建、乱控乱挂、乱贴乱画等现象。
3.实行清洁养殖,做到人畜分离、不得散养禽畜,规模饲养户对畜禽排泄物、病死家禽家畜要做到深埋和无害处理;不得乱排乱倒、污染空气,畜禽养殖户要自觉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实行清洁种植,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科学用化肥、农药等,废弃的农药瓶集中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控制面源污染。
4.爱护道路等公共设施,不得在道路及公共场所乱扔乱堆杂草、杂物及建筑材料等:爱护绿化,不乱砍乱伐树木不毁坏集体林带,自觉履行本农户所管林带的管护责任。
5.保持河道、沟塘清洁,不得向河道、沟塘内直排粪便污水、乱倒垃圾杂物,不得在河通、沟塘边乱搭乱建、堆放草垛、灰堆、建筑物以及种植农作物等
6.建房应服从村庄建设规划,未经村委会和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动工,不得违反规划或损害四邻利益。
7.各位村民要积极配合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及美化绿化工作,为营造一个环境整洁、生态宜居的美丽村庄而共同多力。每年评选“文明卫生示范户”,给予一定奖励有违反上述规定的,村环境卫生管理监督小组可视情况予以通报
四、村风民俗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倍及其它不文明行为,树立良好的民风、村风。
2.提倡厚养薄葬,依法殡葬、文明治丧、丧事简办、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喜事新办,破除陈规旧俗,反对大操大办。
3.把移风易俗融入节庆民俗礼仪教育、家风祖训,弘扬先进文化,建设精神家园。不请神弄鬼或装神弄鬼,不搞封建迷信活动,不参加非法组织和邪教活动。
4.建立团结和睦的家庭关系,夫妻地位平等,共同承担家务劳动,共同管理家庭财产,反对家庭暴力:父母应尽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破除传宗接代的陋习;子女应尽赡养老人的义务,不得歧视、虐待老人。
5.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不搞宗派活动,反对家族势力。违犯上述规定的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写出书面检查,情节严重的交上级有关部门处理。
五、邻里关系
1.村民之间更互赏,万爱,万助,和睛相外,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
2.在生产、生活,社会交往过程中,应循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
3.邻里纠纷,应本着团结友爱的原则平等协商解决。
和气村村规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