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2203810135368401/2023-39744 |
分 类: | 专项规划 ; 议案 |
发文机关: | 公主岭市陶家屯镇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 2023年10月16日 |
标 题: | 公主岭市陶家屯镇2023-2024年度农作物秸秆离田还田实施方案 |
发文字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23年11月06日 |
索引号: | 112203810135368401/2023-39744 | 分 类: | 专项规划 ; 议案 |
发文机关: | 公主岭市陶家屯镇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 2023年10月16日 |
标 题: | 公主岭市陶家屯镇2023-2024年度农作物秸秆离田还田实施方案 | ||
发文字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23年11月06日 |
按照公主岭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公主岭市2023-2024年度农作物秸秆离田还田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为做好陶家屯镇秸秆离田还田工作,特制定本方案,望各科室、各村遵照执行。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国家和省、市工作部署和要求,以实现秸秆全量化处置、资源化利用、全域禁烧和耕地保护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属地管理、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原则,发挥各级组织和各类主体作用,坚持秸秆离田与还田相结合、政策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坚持硬标准,采取硬措施,明确时限要求,规范离田标准,确保秸秆离田还田任务全面落实和如期完成,从根本上解决陶家屯镇全域禁烧难题。
二、实施范围
陶家屯镇辖区内15个行政村,共计14.1万亩。
三、工作任务
(一)秸秆直接还田
1.秸秆粉碎翻压还田。主要依托秸秆综合利用和黑土地保护项目实施。今年陶家屯镇的秸秆粉碎翻压还田面积是0.35万亩,具体由农业技术服务科负责实施,并负责填报相关表格及报送工作。
技术要领:在秋季玉米机械收获后,将秸秆再次粉碎覆盖地表,同时施入秸秆腐熟剂,然后采用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的翻转犁加合墒器进行深翻作业,深度达到30厘米以上,然后在秋季和第二年春季重耙两次,播种时采用宽窄行保护性耕作技术或均匀垄常规种植技术。
完成时限:2023年12月末前
2.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依托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今年陶家屯镇的保护性耕作全量还田面积是1万亩,具体由农机技术服务科负责实施,并负责填报相关表格及报送工作。
完成时限:2024年5月末前
(二)秸秆离田
秸杆离田是秸秆综合利用的首要环节,也是消除露天焚烧隐患的治本之策。各村必须在秋收后抢抓一切有利时机,利用降雪前有效窗口期,全力全速推进秸杆离田。要本着“谁种地、谁离田”的原则,充分调动农民及种植大户的积极性,由各行政村组织发动,最大限度的提高秸秆利用率,实现“离田有动力、禁烧无压力”的良性循环。
1.离田任务
陶家屯镇计划秸杆离田面积为12.76万亩(扣除深翻及全量还田面积)。镇农业农村办公室负责总协调、调度。农机服务科组织具体实施,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按综合利用秸秆、农民自用秸秆和废弃秸秆等类别,分类实施。各行政村承担秸秆离田工作的直接责任。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农民参与运作的工作格局。
2.实施原则
坚持“离还结合、应离尽离”的原则,按照“先主要后次要,先重点后难点,先打捆后离田”的顺序有序推进秸秆离田,突出高速公路、铁路、国道干线两侧等重点区域一公里范围内及机场周边的秸秆优先离田。一时无法外运离田的,要设立临时存储点,确保打包秸秆有地存放。
3.离田时限
陶家屯镇农作物秸杆11月底前离田率要达到80%以上,遇特殊气象条件等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最迟在明年3月底前全部完成离田任务。102线、域内高速、高铁、铁路、陶黑路、陶柳路沿线1公里,11月中旬前必须全部离田。
4.离田标准
在确保秸秆打包不带土的基础上推进秸秆离田工作,不搞二次离田;离田净度在80%以上的剩余秸秆视为秸秆残茬。
5.离田要求
(1)各村要积极组织秸秆打捆实施主体,利用下雪前的最佳窗口期,加快秸杆打包进度,力争今年底全部离田。
(2)各村要有计划地组织建立秸杆临时收储站点,对已经打包且暂时不能外运的秸杆进行集中暂存,并积极联系秸杆利用企业和单位进行转运,争取明年3月底前全部“清场”。
(3)针对难以离田的低洼地块、坡岗地等,各村可根据实际采取机械、人工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力量优先安排。
(4)各村须在秋收前(9月底前)对拟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块进行确定,坚决杜绝由于保护性耕作地块未确定,导致秸秆离田工作无法开展的问题发生。
(5)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要优先处置。对辖区内高速公路、铁路、国省干线、一级公路两侧一公里范围内及林缘地带100米以内的秸秆,今年秋冬季要优先处置到位,坚决防止因焚烧秸秆引发的交通事故。
(三)清洁打包
1.基本原则:秸秆打包离田造成黑土流失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及有关方面的重视和关注,要针对问题切实整改,坚决杜绝秸秆打包带土。针对秸秆打包带土问题,要坚持“重还田、优离田,多覆盖、少动土”原则,科学推进秸秆“五化”利用,坚决杜绝秸秆打包离田对黑土耕层的影响。
2.具体措施:
一是合理规划打包时间和作业频次。秸秆打包作业,在秋冬季雨雪较少的情况下,或是在封冻后到第二年化冻前完成打包效果最好。这样能够让秸秆覆盖土地4-5个月的时间,起到一定的保墒作用,还能减少打包带土量。要实施一次打包作业,避免二次打包。
二是推广应用先进的秸秆打包机型。在秸秆离田过程中,尽量选择除尘装置先进,有3次以上除尘功能的打包机进地作业,减少秸秆打包带土量;结合“秸秆变肉”工程,大力推广玉米茎穗兼收,施用先进机械开展站杆作业,从根本上解决离田打包带土问题。
三是改进秸秆打包作业方式。加强对秸秆打包企业、操作手的监管和培训,适当调高作业机械捡拾器高度,尤其是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块,杜绝秸秆打包带土问题。
四是多措并举回收黑土。针对圆包带土问题,发改、农业农村部门要与域内生物热电厂、秸秆打包企业共同研究解决除尘分离土壤还田办法,建立黑土回收制度,鼓励有机肥生产等企业,合理运用市场机制,收购电厂分离后的土壤,实现循环利用保护黑土地。
五是强化政府监管责任。把解决秸秆打包离田带土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强化“行业+属地”监管责任,科学划定离田区域,严格落实秸秆离田、还田面积,坚决做到应还尽还;狠抓打包企业监管,优化打包机械和打包技术,对秸秆打包实施全过程监管,有效遏制秸秆打包离田带土现象的发生。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秸秆离田还田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陈妍担任,负责秸秆离田、还田和综合利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宣传发动、方案制定、任务落实、督导考核、检查验收、政策落位等工作。各行政村承担秸秆离田工作直接责任,镇、村领导要高度重视、亲自研究部署秸秆离田工作,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主动破解工作中的难题。将秸秆离田责任落实到村、屯、地块,明确每个地块秸秆离田方式、组织形式和责任人,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按时完成秸秆离田任务。
(二)实行领导包保制度。建立乡镇包村、村包屯(组)的秸秆离田工作领导包保制度。乡镇和村逐级落实包保责任。乡镇重点督导督办包保村秸秆离田工作任务措施落实情况、秸秆离田推进情况和相关问题整改情况。
(三)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镇、村、组三级秸秆离田网格化管理体系,确定各级网格责任人,做到“户户有人管、块块有人包”。确保每一个地块都有科学的处置方案和完备的处置措施。各乡镇组织村屯于10月25日前,将网格化责任清单报镇秸秆离田工作办公室备案,作为工作考评和责任追究的依据。
(四)建立秸秆离田还田台账。镇、村两级都要建立秸秆离田还田台账,明确秸秆还田、离田方式及面积,并落实到具体地块,要明确每个地块的处置措施、处置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五)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向人民群众宣传秸秆离田的相关知识,特别要把集堆离田和农民自用离田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提高群众主动离田意识,圆满完成我镇秸秆离田工作。
(六)强化激励约束机制。严格落实《吉林省秸秆禁烧量化责任追究办法》和《吉林省秸秆禁烧激励暂行办法》等文件要求,各行政村负责协调好作业者与农户之间的关系,排除秸秆离田障碍,保证作业者在本乡村顺利实施秸秆离田任务。发现丢包现象,一经查实,按盗窃论处。对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对秸秆离田工作组织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约谈,情节严重的,要严肃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