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220105K093958767/2025-01172 |
分 类: | 综合政务(其他) ; 报告 |
发文机关: | 长春市二道区荣光街道办事处 |
成文日期: | 2024年12月30日 |
标 题: | 2024年荣光街道法治建设工作报告 |
发文字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25年02月13日 |
索引号: | 11220105K093958767/2025-01172 | 分 类: | 综合政务(其他) ; 报告 |
发文机关: | 长春市二道区荣光街道办事处 | 成文日期: | 2024年12月30日 |
标 题: | 2024年荣光街道法治建设工作报告 | ||
发文字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25年02月13日 |
2024年,荣光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依法治区办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依法行政为核心,以法治宣传为重点,以强化执法监督为保障,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为街道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现将我街道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成绩清单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法治工作机制
加强领导强保障。以工作专班为载体,压实“一把手抓法治”的领导责任,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规范制度重成效。街道党工委每月部署,科室每月调度,社区每月学习,主要学习了《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国家安全法》、妇女维权知识讲座等38次,1300余人参加。提升能力稳决策。聘请专业律师担任全街法律顾问,对重大项目和决策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23次,同时加强治安协调管理,完善街道决策风险评估机制。
(二)加强普法宣传,增强居民法律意识
赋能法治增活力。定期找律师、法律宣讲员向社区工作人员、平安建设志愿者、“三长”普及一些常见的基本的法律知识,增强了街道居民法律意识。广泛宣传增效力。结合“律师进小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代表微心愿”“人大代表慰问”等实践活动,从关心关爱角度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法律宣传190余次。建强试点增动力。在二道区综治中心指导下建成了街道综治中心和各社区综治中心,创新打造“3+N”工作模式,孵化“心理咨询室”“关爱中心”“百姓说事点”“小区议事亭”等荣光红品牌调解室,及时发现并化解矛盾纠纷。
(三)加强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法治服务水平
盯紧服务主体办实事。制定街道全年法治工作计划, 明确法治工作的各项制度及目标任务,建立信息报告制度,充分发挥社区法治网格员的作用,积极进行法治协调解决。压紧服务主责解难事。建立例会制度,每月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向包保领导、化解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发点球交办。建立矛盾纠纷法律化解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对排查出的纠纷及时组织人员调处,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紧扣服务主旨做好事。下发的宣传条幅和手机转发宣传任务积极落地落实,全方面、立体的完成街道全年宣传活动。全年接待群众上访59起,网上处理信访案件18起。处理矛调案件817起,办结率100%。
二、问题清单
1.法治知识掌握不够广。对工作中涉及的法律法规认识多,对工作外的法律法规认识少,且普法宣传缺乏创新方法。
2.法治手段支撑不够多。法律宣传、培训手段办法不多,手机、抖音、快手等信息化平台技术手段发挥还不够明显。
3.法治队伍建设不够强。日常普法工作多由街道司法所和综治办工作人员兼顾,主要依靠开展讲座及发放宣传资料等。法律顾问主动参与普法宣传和矛盾调解的意识不强。
三、任务清单
(一)加强人员教育,厚植法治意识
定期学法。组织班子成员和全街工作人员每月开展集中学习,常态化推进“周一晚间课堂”,营造学法知法良好氛围。全面普法。依托街道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设普法专栏,坚持定期推送法律小知识,通过典型案例、热点普及,夯实法律根基。实践用法。充分发挥“四级联动”工作机制,积极调动律师、三长、人民调解员,在全街11个社区组建调解工作室,为居民群众解答法律疑问、解决各类诉求。
(二)广泛扩大宣传,营造法治氛围
组建律师小队送法。紧密联系区法院、司法局、律师事务所等驻街单位,依托辖区丰富的法律资源库,组建业务精、能力强的普法“小分队”,建立基层理论宣讲学院“法律小剧场”,开展“法律进万家,走进荣光红”行动,推进律师进社区、进小区、进企业。深入社区群众讲法。拟在民丰社区晨宇小区、福安社区长春印小区、兴隆社区华尔兹小区增设讲法点,充分激活“三长”联动机制,通过定期普法讲座、及时矛盾调解、精准服务反馈,进行全覆盖走访、全要素采集、全天候办理、全环节反馈、全维度评价,使法律法规家喻户晓、入脑入心。积极服务协调用法。组织开展平安社区、平安单位、平安家庭等基层平安细胞的创建活动,发展壮大辖区平安志愿者、社区工作者以及群防群治队伍力量,提高居民群众法治意识和参与平安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率,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并发展壮大平安志愿力量参与,全力营造平安、有序、祥和的社会环境,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
(三)突出融合治理,提升法治成效
设立“法治服务窗”。在11个社区服务大厅设置法律服务便民窗口,结合法律“七进”工作,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解答群众法律法规疑惑。培育“法治带头人”。依托基层理论宣讲学院、口袋公园、荣光亭等平台,深入挖掘素质高、能力强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战士、老教师组成“五老”评议团,对矛盾纠纷进行调解、评判,实现群众的事情群众办。绘制“治理同心圆”。结合“荣光红·幸福院”、基层治理特色街区,积极挖掘资源参与小区与街区治理,充分发挥法律服务成员群众威望高、政策水平强的优势,持续释放法治效能。利用法律途径解决百姓身边“急难愁盼”事件,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在全街道范围内形成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为建设平安二道贡献荣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