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二道区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二道区荣光街道办事处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105K093958767/2022-15488
分  类: 综合政务(其他) ;  其他
发文机关: 长春市二道区荣光街道办事处
成文日期: 2022年06月29日
标      题: 荣光街道城市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2年06月30日
索引号: 11220105K093958767/2022-15488 分  类: 综合政务(其他) ;  其他
发文机关: 长春市二道区荣光街道办事处 成文日期: 2022年06月29日
标  题: 荣光街道城市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2年06月30日

荣光街道城市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荣光街道党工委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基层建设年工作会议要求,按照“平战结合”工作部署,针对域内老旧小区多、困难群众多、老年人多的实际情况,着力从党建引领入手,实施“一五三”联动模式,扎实推进新时代吉林党支部标准体系建设,打造“荣光红”党建品牌,全面提升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级。
  一、强化统领作用,全力提升党建引领能级
  一是提级赋能,打造多维度组织体系。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党建网络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贯彻落实“平战结合”部署,建立小区指挥长体系,实行“处级干部包社区、科级干部包小区、普通干部包楼栋”全方位包保责任制。疫情期间全街65个小区均成立临时党支部,55名机关干部担任小区临时党支部第一书记,网格长、居民党员或社区“两委”成员担任书记,264名省、市、区下沉的党员干部和336名“三长”、居民党员在临时党支部中,为居民提供核酸检测、保供等各项服务。完善“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疫情期间街道“吹哨”71次,部门报道人数471人,解决居民问题93件。
  二是提标促能,探索多样性运行机制。全街统一实施“一统五联三促进”工作法,“一统”即以街道党工委为统领,“五联”即组织联建、队伍联合、服务联创、智能联通、资源联享,“三促进”即促进小区治理从“难”向“好”延伸、促进社会服务从“有”向“优”延伸、促进党群关系从“近”向“亲”延伸。创新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将大工委62个联盟成员单位、96个网格党支部、178个楼栋党小组、364名党员中心户、67名两代表一委员和重点企业负责人,按照地域与行业相结合的方式,分为经纬、公平、岭东、安乐、吉林、荣光6个党建工作组,工作组每季度召开会议,研究谋划域内党建工作,征集各类民情信息,协商解决民生问题,提炼创新做法,形成街道党工委抓统筹协调、社区党组织抓兜底管理、驻街党组织抓引领示范、非公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抓配合推动、居民自治组织抓自我服务的基层党建治理体系。
  三是提质强能,培育多元化党建队伍。在换届、补选中坚持学历、年龄“一升一降”,通过法定程序推行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肩挑”,除社区书记和纪检委员外,所有“两委”班子成员皆交叉任职。建立多方互联的组织体系,让物业管理人员、发挥作用的社会党组织负责人、居民党员、社区民警在社区党委中任兼职委员。为社区党委配备29名党建社工岗,在非公和社会组织党组织配备33名党建专员,充实基层治理骨干力量。配强“荣光红”党建服务队伍,在街道党工委配备4名专职党务干部。
  二、强化品牌效应,全力提升资源整合能级
  一是建高地,打造“荣光红”党建联盟品牌。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联合11个社区党委、7个驻街单位党委、134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委,每季度组织成员单位召开党建联席会议,通过“党建工作共商、街区资源共享、为民服务共办、精神文明共创、平安和谐共筑”,实现各领域党建工作有效链接。建立“荣光红”大工委党建联席会轮值主席及常务主席制度,轮值主席由各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每季度轮流担任,每季度制定活动方案,近年来累计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
  二是强阵地,打造“荣光红”理论学习品牌。打造“荣光红”理论宣讲学院。突出政治建设,在打造省内首家社区党校的基础上,将四通社区升级成为组织、宣传、服务、凝聚作用更强的“基层理论宣讲学院”,充分依托阵地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讲、实景体验、交流互动等理论学习。
  三是拓领地,打造“荣光红”党建活动品牌。开展红色项目。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省级“文养结合”30万资金作用,精准扶老助残294人次,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和质量。承接市妇联“早教360”项目,将美吉姆等优质教育机构资源引入社区,把早教服务免费送到居民家门口,累计普惠家庭221户。建立红星站点。将12个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6个小区党群服务站向党员群众、驻区单位和其他党组织共享开放。在此基础上,设立小型、分散、符合居民需求的“荣光亭”,随时召开以小区党支部为主体的“荣光圆桌会”,打造365天不打烊、群众家门口的“服务站”。丰泰社区党委带动亚泰物业在桂花苑打造“有家食堂”,为2公里内小区居民提供免费上门送餐服务,送餐价格低于市场价,有效解决附近居民就近就便用餐问题。结合域内外卖配送点、快递驿站等场所密集的实际情况,在同兴社区、丰泰社区打造“荣光红”骑手驿站,为快递员、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提供休息、图书、茶歇、医药供给等服务,实现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喝水、累能歇脚,把骑手驿站打造成为助力新兴行业发展的加油站。推行红帆代办。把居民需求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民情流水线”行动,为老年人、残疾人等辖区特殊群体提供证件办理、核酸检测、社保认证等代办服务,让居民办事更快、更好、更优。组建红心物业。加强物业治理顶层规划,坚持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融入到物业管理各环节,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全街共成立红心物业18个,52名党员干部在小区担任党支部和业委会成员,推动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良性互动,凝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三、强化实践创新,全力提升基层治理能级
  一是挖掘区域特色,创建“荣光印记”街路。充分挖掘域内12家工业厂区、宿舍的历史印记,以福安街为中轴线,用街路党建集聚发展能量,整合幼教、医疗等11类、72家政企资源(沿街商户),创新打造“荣光红”党建特色街路,开展党建系列活动,为民生服务、经济发展、基层治理等提供强大动力,形成以党建引领、街区治理、工业文化传承为一体的特色街区,打造成为与文创产业园相呼应,展现街区品质、厚植城市文化、承载历史情怀的街路党建打卡地,让“工业锈带”蝶变成“党建袖带”。
  二是丰富服务手段,构建“荣光福院”模式。根据小区物业管理水平不同的客观差异,打造4个“荣光红·幸福院”。针对高端物业小区实施品质型“全维服务”。以亚泰樱花苑为试点,为各年龄段的居民提供幼教、科普、社区食堂等“一条龙”服务,累计受益人群5000余人,破解横向联动“独角兽”难题。针对低端物业小区实施保障型“升温服务”。以晨宇小区为试点,启动服务资源升温工程,发挥社区党组织、物业党支部、居民党员先锋作用,引入先服务后收费的全新物业服务模式,使居民以低偿费用获得高额服务,破解纵向治理“没抓手”难题。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晨宇小区第一时间构建起集中统一的指挥体系,通过党员带头、优化举措、精细服务,率先荣膺“无疫小区”,并在全区首家设立实体保供便利店,首日总销售额达到了5368.7元,为疫情期间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保障探索了新方式。针对物业弃管小区实施民主型“自治服务”。以民丰小区为试点,引导在职党员、“三长”红管家、自治小组共商共议,利用小区资源和自筹费用保障楼栋清洁、管道疏通、道路维修等服务,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难题。针对物业弃管且居民自治不畅小区实施维管型“融合服务”。以消防宿舍为试点,在社区党组织引领下,打造独具特色的“社区维管+居民自治”相结合的多元服务,引领居民共建共享,破解诉求“无人管”难题。
  三是融入智能元素,搭建“荣光红哨”平台。为做好网上群众工作,在运用好抖音、微信公众号等信息网络的基础上,创新运用数字化党建服务模式,开发“荣光红哨”智能服务平台,设置现在吹哨、公告公示、风采展示、公益服务、便民助商、学习天地6大板块。在公告公示板块中发布社区工作动态及办事流程等内容,在风采展示板块中展示社区文体等各类活动,在公益服务板块中公布便民服务项目,在便民助商板块中宣传沿街商户优惠政策,在学习天地板块中转载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及学习内容。特别是在“现在吹哨”板块中,居民通过吹哨反映问题,社区专职工作者24小时内反馈处理,实现“群众吹哨、服务报到”,提升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