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惠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德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 11220183K095393154/2016-10767 |
分 类: | 环境监测丶保护与治理 ; 通知 |
发文机关: | 德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16年05月31日 |
标 题: | 德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惠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发文字号: | 德府办发〔2016〕23号 |
发布日期: | 2016年05月31日 |
索 引 号: | 11220183K095393154/2016-10767 | 分 类: | 环境监测丶保护与治理 ; 通知 |
发文机关: | 德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16年05月31日 |
标 题: | 德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惠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
发文字号: | 德府办发〔2016〕23号 | 发布日期: | 2016年05月31日 |
德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德惠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德府办发〔2016〕23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办局,各直属单位:
《德惠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德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4月27日
德惠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实施方案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区域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根据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及吉林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方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建议方案》和《长春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结合德惠市实际情况,特制定“德惠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安排部署,完成我市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明确生态保护目标、管控标准和工作措施,按照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印发的《吉林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和《吉林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方案》及《长春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的要求,切实加强保护与监管,为更好地提升德惠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依据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确定我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基本原则:
1.强制性原则
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应在事关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以及其他重要的生态区域内,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严格保护。
2.合理性原则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应在科学评估识别关键区域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与管理可行性,合理确定生态保护红线方案。
3.协调性原则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应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区划、规划相协调,共同形成合力,增强生态保护效果。
4.可行性原则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应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当前监管能力相适应,预留适当的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空间,切合实际确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规模并落到实地。
5.动态性原则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可随生产力提高、生态保护能力增强逐步优化调整,不断增加生态保护红线范围。
6.主体性原则
地方政府是本行政区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责任主体,强化市直部门指导协调作用。坚持绿色转型发展,准确把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三、划定范围
根据《长春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德惠市总区域面积2943平方公里,其中生态功能区红线面积195平方公里。
四、组织领导
德惠市在实施方案中明确政府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的实施主体,各乡、镇(街)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基本单元,负责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市环保局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综合等工作,市发改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国土局、市住建局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别做好基础数据资料提供、业务指导、划定方案、审核等工作。
市政府成立德惠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市长白松巍任组长,环保局局长孙传瑜为副组长,上述成员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下设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每个成员单位确定一名业务技术专家并承担联络员工作,负责协调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过程中所需的基础数据资料、对下指导业务工作,集体审核论证《德惠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初步方案》。
五、进度安排
根据长春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方案,德惠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推进。
我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按照以下程序开展:
1.市直有关部门提供各自部门完成的数据资料和相关成果。
2.各乡(镇)、街,市直有关部门按照本工作方案,结合各自实际发展规划,对照本工作方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提出需要增加或扣除红线范围的意见。
3.各乡(镇)、街,市直有关部门提出的修改意见要经单位主要领导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后,于2016年5月30日前报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人:鄢桂军,联系电话:13634411063,电子邮箱:1069338738@qq.com),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梳理汇总。
六、分工安排
生态功能红线划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类保护目标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划定过程需要各部门、各乡(镇)、街的紧密协作,具体分工如下:
1.市环保局:负责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统筹协调工作,根据遥感影像和生态评估结果,配合水利、林业部门初步划定水源涵养区保护红线和水土流失敏感区保护红线。
2.市发改局:负责审核把关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区划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和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的衔接协调;提供主体功能区规划相关图件矢量图件及文件等资料。
3.市财政局:负责保障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的专项经费;了解生态保护红线区国家财政补助方式等改革。
4.市林业局:负责完成全市林业部门,主管沿河基林带的边界落图工作,并配合各乡镇做好乡镇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
5.市国土局:负责完成全市矿产资源的边界落图工作,提供国土相关数据及图件等资料。
6.市住建局:负责审核把关全市生态保护红线与市城规划区内建设规划的协调性,并结合城镇规划配合各乡(镇)、街做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
7.市交通局:负责审核把关全市生态保护红线与交通路网建设及规划的协调性。
8.市水利局:负责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重要水体的生态岸线保护红线边界落图工作;结合专业资料核实、确认技术组初步划定的水源涵养区保护红线和水土流失敏感区保护红线。
9.各乡(镇)、街:成立相应的工作组,负责辖区内相关工作的统筹协调。具体负责本辖区红线划定工作,针对辖区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出修改完善建议。
七、成果编制
全市生态功能保护红线成果主要包括5个部分:报告文本、图件与说明、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配套管控政策与登记表。
1.报告文本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⑴前言:介绍工作背景、目的意义、工作原则等。
⑵区域概况:区域自然环境概况、经济社会概况、生态环境保护状况。
⑶主要生态问题:明确本行政区域内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识别潜在的主要生态风险。
⑷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识别:分别说明本行政区域内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禁止开发区及其它须保护区域分布情况。
⑸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阐述本行政区域内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具体方法、步骤及数据源。
⑹生态保护红线方案确定:依据《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结合本行政区已有各类生态保护区域分布情况与管理实际,确定本行政区生态保护红线方案;分析红线方案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红线方案所产生的保护成效。
⑺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措施建议:依据生态保护红线类型与特征,结合本地区管理要求,提出本行政区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措施。
2.图件与说明
生态保护红线图件数据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基本比例尺不小于1:5万,勘测定界图基本比例尺与当地土地利用图件保持一致。各图件应配以文字说明。
⑴德惠市地理要素图
⑵高精度遥感影像解译图(空间分辨率在5m以内)
⑶德惠市各类保护区域的空间分布图
⑷生态保护红线分布总图及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⑸生态保护红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3.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
以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为基础,建立面向公众、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不同用户需求的生态功能红线信息管理系统,为生态保护、环境管理、业务查询、综合评估、信息发布提供支撑。
4.实施配套管控政策
根据吉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分区分类管控要求、管理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开发建设项目准入制度及政府绩效考核等制度,为全市生态保护红线的长效管控提供制度保障。
5.登记表
生态保护红线区块登记表是文本的配套材料,与文本具有同等效力。登记表内容应涵盖地面勘查所得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各类基础信息与专题信息,满足管理需求。
八、相关要求
1.提高认识
划定生态红线实行永久保护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高度,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是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维护国家和地区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后,第一条被提升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是党和国家要求我们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2.科学划定
按照优化所辖区域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的基本要求,以维护并改善区域重要生态功能为重点,协调人与自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划定生态功能红线,明确主导生态功能,制定生态保护措施,并切实加强保护与监管,为更好地提升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协同配合
明确政府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的实施主体,各乡(镇)、街负责本行政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市环保局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综合等工作,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别做好基础数据资料提供、业务指导、划定方案审核等工作。
附件:1.德惠市生保护红线划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名单
2.德惠市生保护红线划定成员单位专家组名单
3.需要相关部门提供的基础数据资料清单
4.德惠市重要生态功能区、敏感脆弱区、禁止开发区及生态保护红线区统计
5.德惠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名录
抄送:市委办、人大办、政协办,市法院、检察院,各人民团体。
德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4月27日
附件1
德惠市生保护红线划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名单
序号 |
单位 |
姓名 |
职务 |
电话 |
手机 |
1 |
德惠市政府办公室 |
司昌秀 |
副主任 |
87000095 |
15764460333 |
2 |
德惠市环保局 |
赵永生 |
副局长 |
87277205 |
13756959299 |
3 |
德惠市发改局 |
黄 鹏 |
副局长 |
87000289 |
13069243689 |
4 |
德惠市民政局 |
孙洪涛 |
副书记 |
87385151 |
13630545151 |
5 |
德惠市农业局 |
宋传旭 |
副局长 |
87222180 |
13364638829 |
6 |
德惠市畜牧管理局 |
李景维 |
副局长 |
87231371 |
13756396888 |
7 |
德惠市气象局 |
梁 良 |
副局长 |
87278757 |
13844985903 |
8 |
德惠市财政局 |
车延春 |
副局长 |
87223341 |
13500852899 |
9 |
德惠市文广新局 |
姜继新 |
副局长 |
87000575 |
13894767525 |
10 |
德惠市水利局 |
王奎胜 |
副局长 |
86865005 |
13804397199 |
11 |
德惠市经济局 |
姜方楼 |
副局长 |
87000238 |
15904468886 |
12 |
德惠市住建局 |
刘万春 |
副局长 |
87239941 |
13353298866 |
13 |
德惠市交通运输局 |
鲁文武 |
副局长 |
81187668 |
13944027799 |
14 |
德惠市国土资源局 |
郑雨峰 |
副局长 |
87286003 |
15500063055 |
15 |
德惠市林业局 |
丁保卫 |
副局长 |
86866802 |
13756228118 |
16 |
米沙子镇 |
郭长武 |
副镇长 |
87310002 |
13844927189 |
17 |
万 宝 镇 |
李振庭 |
副镇长 |
87320002 |
15843155005 |
18 |
朱城子镇 |
王 志 |
副镇长 |
87300302 |
13578813331 |
19 |
布 海 镇 |
林 杰 |
副镇长 |
87180002 |
15943190202 |
20 |
郭 家 镇 |
李显峰 |
副镇长 |
87130002 |
13578812123 |
21 |
天 台 镇 |
李 振 |
副镇长 |
87120035 |
15643006116 |
22 |
达家沟镇 |
王 弢 |
副镇长 |
87510002 |
18043028666 |
23 |
菜园子镇 |
孙树成 |
副镇长 |
87520002 |
18744069988 |
24 |
松花江镇 |
李志强 |
副镇长 |
87530002 |
15948757691 |
25 |
大房身镇 |
陈广吉 |
副镇长 |
87550002 |
15764494888 |
26 |
岔路口镇 |
刘 洋 |
副镇长 |
87540002 |
13844117155 |
27 |
大青咀镇 |
韩树立 |
副镇长 |
87190002 |
15947832255 |
28 |
朝 阳 乡 |
仲伟东 |
副乡长 |
87590002 |
13756637689 |
29 |
五 台 乡 |
林占奎 |
副乡长 |
87580002 |
13234406688 |
30 |
边 岗 乡 |
孟德义 |
副乡长 |
87110002 |
13596022627 |
31 |
同 太 乡 |
王尚军 |
副乡长 |
87140003 |
13364465568 |
32 |
夏家店办 |
付世喜 |
副主任 |
87570002 |
13341473322 |
33 |
惠 发 办 |
刁洪成 |
副主任 |
87206090 |
15944112333 |
34 |
建 设 办 |
林贵彬 |
副主任 |
87223401 |
15326425660 |
35 |
胜 利 办 |
岳 宁 |
副主任 |
87289040 |
13943009406 |
附件2
德惠市生保护红线划定成员单位专家组名单
序号 |
单位 |
姓名 |
职务 |
电话 |
手机 |
1 |
德惠市政府办公室 |
司昌秀 |
副主任 |
87000095 |
15764460333 |
2 |
德惠市环保局 |
周 济 |
主 任 |
87277210 |
13630542929 |
3 |
德惠市发改局 |
刘广祥 |
科 长 |
87000298 |
13844117068 |
4 |
德惠市民政局 |
宋 扬 |
科 长 |
|
13630579090 |
5 |
德惠市农业局 |
吕庆丰 |
科 长 |
87297487 |
13174315595 |
6 |
德惠市畜牧管理局 |
卢德武 |
科 长 |
87231376 |
13756631986 |
7 |
德惠市气象局 |
杨晶华 |
科 长 |
87272370 |
15944057199 |
8 |
德惠市财政局 |
李洪孝 |
科 长 |
87235958 |
13904392907 |
9 |
德惠市文广新局 |
肖景惠 |
科 长 |
87223945 |
13630518498 |
10 |
德惠市水利局 |
徐志成 |
科 长 |
86865009 |
15704400877 |
11 |
德惠市经济局 |
王东艳 |
科 长 |
87000256 |
13578962111 |
12 |
德惠市住建局 |
耿铁军 |
科 长 |
87228180 |
13904393550 |
13 |
德惠市交通运输局 |
裴国义 |
段 长 |
81187602 |
15981099988 |
14 |
德惠市国土资源局 |
刘彦国 |
科 长 |
87286017 |
15500063082 |
15 |
德惠市林业局 |
于春娟 |
科 长 |
86866807 |
13694312807 |
16 |
米沙子镇 |
尹德申 |
环保助理 |
87310002 |
13179125318 |
17 |
万 宝 镇 |
王志通 |
环保助理 |
87320002 |
15944071777 |
18 |
朱城子镇 |
宋立书 |
环保助理 |
87300302 |
13504497455 |
19 |
布 海 镇 |
陈大勇 |
环保助理 |
87180002 |
13654416007 |
20 |
郭 家 镇 |
王成章 |
环保助理 |
87130002 |
18744141988 |
21 |
天 台 镇 |
姜志民 |
环保助理 |
87120035 |
13654478018 |
22 |
达家沟镇 |
王颜辉 |
环保助理 |
87510002 |
13756633937 |
23 |
菜园子镇 |
丛殿红 |
环保助理 |
87520002 |
13943121616 |
24 |
松花江镇 |
李振方 |
环保助理 |
87530002 |
13578856958 |
25 |
大房身镇 |
曹雪英 |
环保助理 |
87550002 |
13944967075 |
26 |
岔路口镇 |
顾文峰 |
环保助理 |
87540002 |
13844119188 |
27 |
大青咀镇 |
程继林 |
环保助理 |
87190002 |
15844113488 |
28 |
朝 阳 乡 |
李德田 |
环保助理 |
87590002 |
15844111616 |
29 |
五 台 乡 |
冯耀友 |
环保助理 |
87580002 |
13844116369 |
30 |
边 岗 乡 |
刘德来 |
环保助理 |
87110002 |
13756991988 |
31 |
同 太 乡 |
姜恩忠 |
环保助理 |
87140003 |
13321547758 |
32 |
夏家店办 |
夏立峰 |
环保助理 |
87570002 |
13756990899 |
33 |
惠 发 办 |
李 珂 |
环保助理 |
87206090 |
13844115311 |
34 |
建 设 办 |
王艳慧 |
科 长 |
87223401 |
13578857779 |
35 |
胜 利 办 |
谢 娜 |
科 长 |
87223738 |
15904460240 |
附件3
需要相关部门提供的基础数据资料清单
一、林业部门
序号 |
名称 |
提交内容及要求 |
备注 |
1 |
林相图 |
能分辨出全省天然林、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分布情况 |
最新数据 |
2 |
生态公益林 |
分布矢量图(属性包含:名称、等级、内部管理分区) |
包括已建成和规划拟建 |
3 |
生态公益林 建设相关规划 |
规划文本及矢量图件 |
|
二、国土部门
序号 |
名称 |
提交内容及要求 |
备注 |
1 |
部门所属自然保护区 |
分布矢量图(属性包含:名称、等级、内部管理分区) |
包括已建成和规划拟建 |
2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规划文本及矢量图件 |
|
3 |
自然保护区 建设相关规划 |
规划文本及矢量图件 |
|
4 |
数字正射影像图 |
包括高分卫星遥感或航空,影像空间分辨率在5m以内。 |
时间为近两年(2013-2015) |
5 |
基本农田边界 |
图件数据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
1:1万(或1:5万、1:10万) |
6 |
土壤类型图 |
矢量图(属性细化到二级分类) |
|
三、水利部门
序号 |
名称 |
提交内容及要求 |
备注 |
1 |
饮用水源保护区 |
分布矢量图(属性包含:名称、等级、内部管理分区) |
包括已建成和规划拟建 |
2 |
蓄滞洪区 |
分布矢量图(属性包含:名称、等级、内部管理分区) |
包括已建成和规划拟建 |
3 |
蓄滞洪区 管控措施 |
管控依据、国家或地方的管理办法 |
包括已颁布和拟颁布 |
4 |
蓄滞洪区 建设相关规划 |
规划文本及矢量图件 |
|
注:根据需要填写
四、住建部门
序号 |
名称 |
提交内容及要求 |
备注 |
1 |
风景名胜区 |
分布矢量图(属性包含:名称、等级、内部管理分区) |
包括已建成和规划拟建 |
2 |
风景名胜区 建设相关规划 |
规划文本及矢量图件 |
|
注:根据需要填写
五、环保部门
序号 |
名称 |
提交内容及要求 |
备注 |
2 |
部门所属自然保护区 |
分布矢量图(属性包含:名称、等级、内部管理分区) |
包括已建成和规划拟建 |
3 |
生态功能区划 |
规划文本及矢量图件 |
|
4 |
环境功能区划 |
规划文本及矢量图件 |
|
5 |
环境保护 专项规划 |
规划文本及矢量图件 |
|
|
|
|
|
六、文化部门
序号 |
名称 |
提交内容及要求 |
备注 |
1 |
世界文化 自然遗产 |
分布矢量图(属性包含:名称、等级、内部管理分区) |
|
|
|
|
|
七、旅游部门
序号 |
名称 |
提交内容及要求 |
备注 |
1 |
旅游发展规划 |
规划文本及矢量图件 |
|
八、测绘部门
序号 |
名称 |
提交内容及要求 |
备注 |
1 |
DEM图 |
分辨率:30m |
最新数据 |
2 |
地理要素图 |
矢量图件,图件数据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应包括行政区域界线(市、县、镇边界),地表主要水系、水库、湖泊、交通线路、重要城镇等要素。 |
1:1万(或1:5万、1:10万) |
3 |
基本农田边界 |
图件数据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
1:1万(或1:5万、1:10万) |
九、经济部门
序号 |
名称 |
提交内容及要求 |
备注 |
1 |
工业发展及工业区建设规划 |
规划文本及矢量图件 |
|
2 |
重大工业 项目/工程 |
项目/工程建设区域矢量图件 |
关注占地较大的项目/工程 |
3 |
重大工业 建设规划 |
规划文本及矢量图件 |
|
十、发改部门
序号 |
名称 |
提交内容及要求 |
备注 |
1 |
重点开发区 建设规划 |
规划文本及矢量图件 |
|
2 |
各地区 城乡建设规划 |
规划文本及矢量图件 |
|
3 |
大型建设 项目/工程 |
项目/工程建设区域矢量图件 |
关注占地较大的项目/工程 |
4 |
重大规划 |
规划文本及矢量图件,如长吉图、延龙图、大图们江规划等 |
关注占地较大的项目/工程 |
附件4
德惠市重要生态功能区、敏感脆弱区、禁止开发区及生态保护红线区统计
名 称 |
区域面积 |
重要生态功能区红线 |
禁止开发区红线 |
生态保护红线区 |
|||
(km2) |
面积(km2) |
占区域面积比例(%) |
面积(km2) |
占区域面积比例(%) |
面积(km2) |
占区域面积比例(%) |
|
德惠市 |
2943 |
195 |
6.6 |
|
|
195 |
6.6 |
附件5
德惠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名录
序 号 |
饮用水水源地名称 |
建设时间 |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情况 |
|||||
划定时间 |
批准单位 |
类型 |
保护区面积(km2) |
|||||
一级 |
二级 |
准保护区 |
||||||
1 |
德惠市三水源地下水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
1989 |
2003.12 |
市政府 |
地下水 |
0.085 |
3.8 |
18 |
主办单位:德惠市人民政府 电话:0431-87000693(仅受理网站维护相关内容) 地址:松柏路777号 邮编:130300
网站标识码:2201830007
吉ICP备05006664号
吉公网安备 22018302000024号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